泾水何曾混渭流,心忘宠辱自无忧。
底须老执扬雄戟,且复闲寻范蠡舟。
不见越裳来白雉,徒闻蜀岭过金牛。
由来感慨关人事,回首春风忆旧游。

【赏析】

《泾川道中》,作者在泾县作。“泾水何曾混渭流”,意谓泾水虽流经渭河,但泾水之清,自可与渭水相媲美。“心忘宠辱自无忧”,意为忘却功名利禄之忧,自然可以无拘无束地生活。“底须老执扬雄戟,且复闲寻范蠡舟”,意为何必要像古代的名将那样手握武器,而应像范蠡那样悠然地寻找自己的小舟。“不见越裳来白雉,徒闻蜀岭过金牛”,意为没有看见越国进贡白雉的盛况,只有听到蜀国通往金州的大道上,有金牛车经过,这是借指蜀国繁荣昌盛的景象。“由来感慨关人事,回首春风忆旧游”,意为自从来到这泾州后,就时常感到感慨,回忆起过去的生活和游历。

此诗是一首写景抒怀之作。诗人在泾州时,看到当地人民生活安定、社会和谐,内心十分欣慰。然而,他又想到自己离开长安后的种种遭遇和感受,不禁感慨万分。因此,他写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诗人以泾水与渭水的对比为引子。他认为泾水虽然流经渭河,但其清澈程度并不逊色于渭水。这说明他对自己的家乡充满了热爱之情。

诗人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他认为应该忘记功名利禄之忧,才能过上自由自在的生活。这种态度体现了他的高尚品质和淡泊名利的思想。

诗人用“老执扬雄戟”和“闲寻范蠡舟”来形容自己的生活状态。他认为没有必要像古代的名将那样手握武器,而应该像范蠡那样悠然自得地生活。这种态度既体现了他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又表达了他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诗人回顾了自己到此地后的所见所闻。他看到了当地人民安居乐业、社会稳定繁荣的景象,听到了蜀国通往金州的大道上,有金牛车经过的声音。这些景象都让他感到欣慰和自豪。同时,他也回忆起了自己离开长安时的种种遭遇和感受,感叹时光荏苒、岁月如梦。

这首诗通过对泾州风光的描绘以及对自己经历的回忆和感慨,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由的向往。同时,它也反映了诗人对时代变迁和人事变化的敏感和关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