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前谁不羡词华,水散沦漪日散霞。
仙桂无缘空种树,幽兰有种自生芽。
泪飘旧殡棠梨叶,酒入荒台野荠花。
最是相知呜咽处,洛中松柏渺天涯。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作品,全诗如下:

二月二十二日野寺哭张仲容
身前谁不羡词华,水散沦漪日散霞。
仙桂无缘空种树,幽兰有种自生芽。
泪飘旧殡棠梨叶,酒入荒台野荠花。
最是相知呜咽处,洛中松柏渺天涯。

注释与赏析:

  • 诗句一:“身前谁不羡词华?”这句表达了人们生前都渴望拥有华丽的词藻和才华。“水散沦漪日散霞”则形象地描绘了水面上的涟漪和日出的霞光,象征着生命的消逝和美好事物的无常。

  • 诗句二:“仙桂无缘空种树,幽兰有种自生芽。”这里通过对比,强调即使是仙人的桂花(象征高洁的品格)也无法得到,而自己亲手种植的兰花却能自然生长。这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和自然的珍视。

  • 诗句三:“泪飘旧殡棠梨叶,酒入荒台野荠花。”描述了悲伤之情溢于言表,如同泪水飘落在枯萎的棠梨树上,酒意融入荒凉的台榭上野草野花之中。

  • 诗句四:“最是相知呜咽处,洛中松柏渺天涯。”表达了在生死相知的朋友面前,一切悲伤都显得微不足道。洛中的松柏虽然远隔天涯,但其坚韧不屈的品质让诗人感到震撼。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朋友的深切怀念以及面对生死离别时的复杂心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如“水散沦漪”、“仙桂”、“幽兰”等,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内涵,也加深了读者对诗人情感的理解。整首诗语言朴实而不失深意,情感真挚而感人至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