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前入汴州,梵王仙馆涉春秋。
家家庭院森湖玉,处处帘栊映海榴。
金马石渠伤远别,丘山华屋动新愁。
谁怜闭著车中妇,犹望元龙百尺楼。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和形式的赏析。解答时,首先理解全诗的内容和思想情感,然后结合题目要求分析。

“予以延祐元年从先兄正献公入汴始识彦辉吴徵君是岁故中丞马公伯庸今翰林学士谢公”“予再以按行至汴居监察行院去徵君所居仅半里犹以公事未毕尚迟于请见时马公亦薨”:元朝延祐元年(1314),诗人随从堂兄正献公进入汴京,才第一次见到了吴征君。当时他已是中丞的马伯庸,而自己只是翰林学士谢敬国、王师鲁、河南行省等。二十年后,诗人又来到汴京,住在监察行院,离吴征君的住宅只有半里路,但因为公事还没有办完,所以没有及时拜访。这时马伯庸也已去世,谢敬国在馆阁任职。诗人感慨万分,怀念两位亡友,作《唐律一首先遣持遗徵君正之》赠给吴徵君。

“二十年前入汴州,梵王仙馆涉春秋。家家庭院森湖玉,处处帘栊映海榴”:二十年前我到了汴京,游览了梵王仙馆,看到了春天的美景。家家户户都是花园庭院,湖水如玉,到处都映照出海石榴的影子,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

“金马石渠伤远别,丘山华屋动新愁”:金马、石渠是汉代宫殿名,这里借指汴京皇宫。诗人看到皇宫里的景致,想到马伯庸已经去世,心中不免伤感。丘山上的华丽宫室也引起了诗人新的愁苦。

“谁怜闭著车中妇,犹望元龙百尺楼”:诗人同情那位坐在车里的妇女,她盼望着丈夫能像陈元龙一样,能够登上百尺高楼。

【答案】

译文:“予再以按行至汴”,即诗人再一次到汴京。汴京即开封,古称汴州。“家家庭院森湖玉,处处帘栊映海榴”,这两句写汴京的景色。汴城为五代后周建都之地,城中多佛寺,诗人曾游大相国寺,有感于佛寺的香火鼎盛而感叹不已。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元代延佑元年(1314)第二次到京途中所作。诗人追忆十年前在汴京与友人的交往情景,抒发了对故人逝世的悲悼之情。

首联“二十年前人汴州,梵王仙馆涉春秋。”诗人追忆二十年前第一次到京的经历。汴京即今天的开封,是北宋的京城,也是诗人的出生地。诗人在汴京游玩时,曾游览过佛寺中的梵王宫,并在那里度过了许多春秋时光。

颔联“家家庭院森湖玉,处处帘栊映海榴”。汴京城内有许多花园,这些花园内种植了很多树木和花卉。诗人在这里游览时不禁感叹道,这里的景色真是美不胜收。诗人还看到了很多海石榴树,它们在阳光照耀下显得格外鲜艳夺目。

颈联“金马石渠伤远别,丘山华屋动新愁。”诗人回忆起与友人告别的场景。诗人曾与友人一同游览金马、石渠一带的古迹,并在那里度过了许多美好的时光。然而,如今他们已分别在两地,诗人不禁感到十分伤感。

尾联“谁怜闭著车中妇,犹望元龙百尺楼。”诗人想到了一位正在车内等待丈夫归来的妇女。这位妇人希望她的丈夫能像东汉时的陈元龙一样,能够登临百尺高楼欣赏美景。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自己过去生活的怀念。诗人通过对汴京景色的描绘,展现了一幅美丽的画卷,同时通过回忆过去的友谊和经历,表达了对逝去的岁月的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