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全盛似金瓯,江汉澄清控上游。
帝子几时临北渚,庾公何处倚南楼。
云来巫峡祠空在,霜落荆门树自稠。
持节重来纾四望,孤怀别有凭阑愁。

【赏析】

此诗作于元和四年(809)。当时诗人在长安,而友人王仲宣已去世。王仲宣即王粲的字。《三国演义》中有“王司徒巧解七星谜”一回,其中说到王粲曾登楼远眺,并作《登楼赋》。诗人用这个典故来写自己登高眺望的心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好友的怀念之情。

首联:“国家全盛似金瓯,江汉澄清控上游。”
意思是说国家像金瓯一样繁荣昌盛,江汉也清澈明净,上游一带风光明媚。这句诗描绘的是一幅盛世的画面,展现了国家的繁荣景象。同时,这也表达了作者对国家的热爱和自豪之情。

颔联:“帝子几时临北渚,庾公何处倚南楼?”
意思是说不知什么时候能见到皇上(指唐玄宗)亲临北国,也不知道庾亮何时能在南州(指荆州)凭栏遥望。这里用了两个典故:一是“帝子”,指的是皇帝;二是“庾公”,指的是庾亮,他是晋朝时期的名士,曾在荆州任职。这两个典故分别表达了作者对君王的仰慕和对友人的怀念。

颈联:“云来巫峡祠空在,霜落荆门树自稠。”
意思是说巫峡的云雾缭绕着古祠,而荆门的树木已经长得郁郁葱葱。这句诗描绘了自然景观的美丽,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尾联:“持节重来纾四望,孤怀别有凭阑愁。”
意思是说现在自己再次回到长安,心情虽然舒畅了许多,但仍然感到孤独和忧愁。这里的“孤怀”指的是作者的内心世界,他感到孤独是因为没有朋友可以倾诉心事,而忧愁则是因为思念故人。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复杂情感。

这首诗是一首咏史抒怀之作,通过对盛世景象的描绘以及历史人物的引用,表达了作者对国家的热爱、对友人的怀念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感慨。同时,诗歌的语言优美,韵律和谐,读来朗朗上口,给人以美的享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