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长何曾出帝城,马蹄一旦赴咸京。
子长游览文章健,张掖滇池在此行。
【注】王君:指王之涣。西台御史:官名,唐时为御史台属员,掌管监察之事。帝城:指长安。张掖:今甘、青两省的部分地区。子长:即李吉甫。《新唐书》本传说:“(李)吉甫以子长文章健,擢为右补阙。”滇池,今云南昆明市滇池。
【解析】
首句“生长何曾出帝城”,意思是说,我生长在京城长安,从未离开过京城(帝城)。“何曾”是副词,表示从来没有的意思。“帝城”是指京城长安。诗人在这里用反衬手法,表达出他对于京城生活的熟悉和安逸。
次句“马蹄一旦赴咸京”,意思是说,我一旦骑着马出发,就直奔京城长安。“一朝”是指突然、立刻的意思。“马蹄”指的是马匹的蹄声。“咸京”是指京城长安,也就是作者所说的“帝城”。这里的“赴”字,表达了诗人急于奔赴京城的心情。
第三句“子长游览文章健”,意思是说,我从小爱好文学,擅长写文章。“子长”是指李吉甫,这里代指自己。“游览”是指对诗文的创作和欣赏。“文章”指的是文学创作,也指诗文等文艺作品。“健”是指强、好的意思,这里指的是优秀。
末句“张掖滇池在此行”,意思是说,这次去京城,我将游览张掖、滇池等地名胜古迹。“张掖”是唐代河西四郡之一,位于今甘肃张掖市。“滇池”是云南昆明市附近的一个湖泊,也是古代著名的旅游景点。这里的“张掖”和“滇池”都是作者将要游览的地方。这里的“此行”是指这次出行。
整首诗通过诗人的自述,表达了他热爱生活、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同时,也反映了唐代社会繁荣发展的历史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