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宝隐于石,哲匠莫覈真。
猛虎走四野,尺草岂蔽身。
昧者虎不见,投石安足珍。
所以卞和泣,千载共沾巾。

大宝隐于石,哲匠莫覈真。

猛虎走四野,尺草岂蔽身。

昧者虎不见,投石安足珍。

所以卞和泣,千载共沾巾。

诗句注释

  1. 大宝隐于石:这里的“大宝”可能指的是某种珍贵之物或重要之物,而“隐于石”则表示这种宝物被隐藏在坚硬的石头之中,不易被发现或取得。

  2. 哲匠莫覈真:哲匠可能是指具有智慧与技艺的人,他们能够识别真正的价值所在。这里强调了只有真正懂得辨识和理解的人才能看到事物的本质。

  3. 猛虎走四野:描述了猛虎在广阔的田野间自由奔跑的景象,突出了其强大的力量和自由的状态。

  4. 尺草岂蔽身:虽然只是一根小草,但在广阔的天地中却足以遮挡身体。比喻即使是微小的事物也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5. 昧者虎不见:暗示那些缺乏见识或洞察力的人无法看到真相或本质,与前面提到的“哲匠”相对应,进一步强调了智慧的重要性。

  6. 投石安足珍:抛出的石头对于真正的宝藏来说,是无法比拟的。这句话表达了一种观点,即外表的东西并不总是真实的价值所在。

  7. 卞和泣:卞和是中国古代的一位贤人,传说他曾因得到宝玉而哭泣,因为那块宝玉并非真正的宝玉,而是一块石头。这个故事反映了对真理的追求与坚持。

  8. 千载共沾巾:千载意味着很长时间,沾巾是古人哭时擦眼泪的动作。这句话表达了一种情感上的共鸣,即许多代人都为此感到悲伤和感动。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系列自然景观和动物行为,寓意着对真理的探索和对智慧的追求。诗中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展现了智者与庸人、真理与表象之间的差异。例如,“大宝隐于石”和“猛虎走四野”两句,前者强调了真正的价值往往隐藏在平凡之中,后者则描绘了大自然的壮阔与力量。

诗中的“昧者虎不见”和“投石安足珍”,通过对比明智与无知的行为,传达了深刻的道理。而“千载共沾巾”则是一种超越时代的哀愁,表达了对历史长河中无数追求者和失落者的同情与敬意。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界的描绘和哲理的思考,传达了一种对真理不懈追求和对智慧深度理解的渴望,体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独到的见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