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声填填云幂幂,雨打梅头麦穗黑。
老农倚耒向天泣,污邪水深耕不得。
余生熟知稼穑艰,倚阑对雨兴长叹。
垢衣未浣生败点,础甓流润无时乾。
客中况值天中节,一举蒲觞仰天说。
民是天民天合怜,天不怜民何降割。
少年饱暖居无何,龙舟槌鼓飞洪波。
锦标夺得竟归去,江干怅立空渔蓑。

【注释】

①雷声填填云幂幂:形容雨声。

②老农:农民。倚耒(ěr):靠着耕田用的农具——耒,即耜(sì)。向天泣:面对苍天哭泣。

③污邪水:指雨水。深耕不得:因雨水打在麦穗上,麦子不能深翻。

④余生:我一生。稼穑(xiè sè):泛指农业劳动。艰辛:辛劳艰难。

⑤倚阑:靠在栏杆旁。兴长叹:兴起感叹。

⑥垢衣:脏衣服。生败点:生出污点。

⑦础甓(pù):柱基石。流润无时乾:水流不断润湿着它。乾,干燥。

⑧客中:旅居异乡。况值:又逢。天中节:农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

⑨蒲觞(shāng):用蒲草做的酒杯。仰天说:仰望天空,诉说心愿。

⑩民是天民:民如天民,比喻百姓。天合怜:上天同情。何降割:为何要降罪于他们。

⑪龙舟:赛龙舟用的船。槌鼓:敲鼓。飞洪波:乘着狂风巨浪。

⑫锦标:赛龙舟用的彩绸做的奖旗。夺得:取得。竟归去:最终离去。

⑬江干:江河之畔。怅立:怅然若失地站立。空渔蓑(suō):空荡荡的鱼网。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端午时节农民生活困苦的诗。全诗以“对雨有作”为题,首联写雨中农事;颔联写农人苦楚;颈联自叙平生与农民同甘共苦;尾联写自己虽知农事辛苦却无法改变现实而感慨万千。

首联“雷声填填云幂幂,雨打梅头麦穗黑”,描写了端午时节的雷雨天气,以及农民在雨中劳作的情景。“雷声填填”形容雨声之大,连天上的云都听得见;“云幂幂”则形容乌云密布的景象。“雨打梅头麦穗黑”则描绘了农民们被雨水打得狼狈不堪,而他们的庄稼也因为雨水的原因而变得乌黑一片。这两句诗生动地刻画了农民在端午节这一天的辛勤劳作和生活的艰辛。

颔联“老农倚耒向天泣,污邪水深耕不得”,进一步描绘了农民们的悲惨遭遇。“老农”指的是那些年老体弱的农民,他们依靠耕田谋生,却因为雨水的原因而不能好好地耕种。而“倚耒向天泣”则形象地表现了农民们在遭受苦难时无奈和无助的心情。这句诗通过“向天泣”这个动作,将农民们内心的痛苦和无奈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污邪水深耕不得”这句诗也揭示了农民们生活的艰辛,他们不仅要忍受自然的恶劣条件,还要承受社会的不公待遇。这里的“污邪水”指的是雨水,而“深耕不得”则暗示了农民们想要通过辛勤劳作来改善生活却无法实现的困境。

颈联“余生熟知稼穑艰,倚阑对雨兴长叹”,则是诗人对自己一生经历的回忆和总结。“余生熟知稼穑艰”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一生经历的了解和认识,他知道自己在农村度过的日子充满了艰辛和挑战。而“倚阑对雨兴长叹”则表现了他对这种艰辛生活的感概和感慨。这句诗中的“倚阑对雨”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在端午节这一天站在栏杆旁,看着天空中下着雨的景象;而“兴长叹”则表达了诗人在看到农民们辛勤劳作的同时,内心产生的感慨和叹息。

尾联“垢衣未浣生败点,础颤流润无时乾”,则进一步描绘了农民们的生活状况。“垢衣未浣生败点”指的是农民们的衣服已经很久没有清洗了,上面布满了污渍和破洞;而“础颤(tuò)流润无时乾”则形象地描述了房基石上的水滴不断流淌,却始终无法让它们完全消失。这两句诗通过对农民衣物和房基石的描述,形象地展现了农民们在艰苦环境中仍然坚持生活的场景。同时,这也表达了诗人对农民们坚韧不屈精神的理解和支持。

这首诗以端午节这一传统节日为背景,通过描绘农民们在端午节这天的农事活动和生活状态,深刻地揭示了农民们在社会底层的艰辛生活和对公平公正的追求。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情的描述,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勤劳、坚强而又备受苦难的农民形象。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诗人对农民生活的深切同情和对公平正义的坚定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