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屋巍巍万乘尊,千秋游子故乡魂。
韩彭自取夷三族,平勃那堪托后昆。
湛露迄今王迹熄,大风终古霸心存。
当时尽自规模远,谁起河汾与细论。
注释:
歌风台:即歌风台遗址,位于今陕西凤翔县,是汉武帝为纪念李夫人而筑的歌舞之台。
黄屋:帝王的车驾,以黄缯为饰。巍巍:高耸的样子。万乘尊:指皇帝。
千秋:千年。游子:离家在外的人。故乡魂: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韩彭:西汉初年著名将领,韩信和彭越。夷三族:灭三族,指诛灭三族。
平勃:西汉开国功臣,后封平陆候(平陆侯,平陆县侯)。那堪:哪堪,哪能忍受得起,承受不起。
湛露:指汉武帝刘彻。王迹熄:帝王的足迹已消失。
大风:指秦始皇统一六国。霸心存:雄心壮志永存。
当时:指汉武帝时期。尽自:都各自。规模远:宏伟的气魄远大。
河汾:指汉代文学家扬雄所作的《河东赋》。谁起:何人兴起。细论:详细讨论。
赏析:
这是一首怀古之作。诗人在游览歌风台遗址时,感慨颇多,遂写下了这首怀古诗。诗中抒发了自己对汉武帝的崇敬之情,同时对历史上的英雄人物进行了评价。
首联“黄屋巍巍万乘尊,千秋游子故乡魂。”表达了汉武帝作为天子的尊贵地位,以及他对于故乡的思念之情。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皇帝,他统治下的汉朝在当时达到了鼎盛时期。然而,他也是一位有情有义的君主,对于自己的故乡有着深深的眷恋之情。
颔联“韩彭自取夷三族,平勃那堪托后昆?”则通过对比来突出汉武帝的英明决策。韩彭是西汉初年的两位著名将领,他们曾经联合起来对抗项羽,但最终却因内部矛盾而被刘邦所灭。而平勃则是西汉开国功臣之一,他的后代也得到了很好的安置和发展。
颈联“湛露迄今王迹熄,大风终古霸心存。”表达了诗人对汉武帝的历史功绩的赞美。湛露是指汉武帝巡视四方时的车队,王迹熄是指帝王的足迹已消失。大风则比喻了汉武帝的威猛之势和雄心壮志。
尾联“当时尽自规模远,谁起河汾与细论?”则是对当时英雄人物的评价。当时的人们都各自追求自己的目标,没有人能够超越他们的成就。而诗人则希望能够有人能够像河汾那样,对历史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这首诗通过对汉武帝的赞颂以及对历史英雄的评述,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独特见解和深刻思考。它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敬畏和对英雄的敬仰之情,也体现了诗人对于未来的希望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