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方吊古易兴衰,知是昆明几劫灰。
黄木湾围南海庙,白云山拥粤王台。
百年此地衣冠尽,五月南风舶艑来。
游览尚馀高兴在,匆匆莫遣二毛催。

番禺谩兴

炎方吊古易兴衰,知是昆明几劫灰。

黄木湾围南海庙,白云山拥粤王台。

百年此地衣冠尽,五月南风舶艑来。

游览尚馀高兴在,匆匆莫遣二毛催。

注释:

  1. 炎方吊古易兴衰:炎帝的故土,容易兴起和衰败。
  2. 昆明几劫灰:昆明湖曾经多次被用作灰烬。昆明湖是昆明的一座湖泊,历史上曾多次遭受战争和灾难的破坏。
  3. 黄木湾围南海庙:位于广州黄木湾的南海神庙。
  4. 白云山拥粤王台:白云山环绕着粤王(即岭南王)的陵墓。
  5. 百年此地衣冠尽:这里已经没有多少读书人了。衣冠指的是文士,指代文人。
  6. 五月南风舶艑来:五月份的南风使商船聚集而来。
  7. 游览尚馀高兴在:游览时还感到高兴。
  8. 匆匆莫遣二毛催:请不要催促我们这些年迈的人。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古抒怀之作,诗人通过对番禺(今广州)的历史沧桑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对人生岁月流逝的感叹。诗中通过对比古今之变,抒发了作者对历史的沉思以及对人生的感慨。

首联“炎方吊古易兴衰,知是昆明几劫灰。”表达了诗人对番禺地区历史的深刻感慨。炎帝是中华民族的始祖之一,番禺作为炎帝的故地,自然充满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然而,历史的变迁却使得这片土地经历了多次劫难,昔日的繁华已变得面目全非。这一句既表达了对番禺历史变迁的感慨,也暗示了历史的残酷与无情。

颔联“黄木湾围南海庙,白云山拥粤王台。”则进一步描绘了番禺地区的自然景观和历史遗迹。黄木湾的南海神庙是番禺的重要文化遗址,见证了番禺地区的历史变迁。而白云山则如同一位守护者,屹立在粤王台之上,见证了番禺的兴衰荣辱。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观与历史遗迹的结合,展现了番禺地区独特的地理环境与历史文化风貌。

颈联“百年此地衣冠尽,五月南风舶艑来。”则表达了番禺地区人才凋敝的现状以及商船聚集的现象。百年以来,番禺地区已经没有多少读书人了,这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教育状况不佳,人才流失严重。而五月份的南风却使得商船聚集而来,这表明番禺地区虽然人才凋敝,但仍然具有一定的商业价值和吸引力。这两句通过对人才凋敝与商业繁荣的对比,进一步揭示了番禺地区的历史命运与社会现实之间的矛盾。

尾联“游览尚馀高兴在,匆匆莫遣二毛催。”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年迈者的关怀。尽管游览时还感到高兴,但人生已到了晚年阶段,不应再被时光所迫。这两句既表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也表达了对年迈者的关爱之情。

这首诗通过对番禺地区的历史与现状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对人生岁月流逝的感叹。诗中通过对比古今之变、描绘自然景观与历史遗迹等方式,展现了番禺地区的独特地理环境与历史文化风貌。同时,诗人通过对人才凋敝与商业繁荣的对比,揭示了番禺地区历史命运与社会现实之间的矛盾。最后,诗人以对人生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年迈者的关怀作为结尾,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年迈者的关爱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