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潮横挟风雨颠,洲上空闻有菊田。
香色于人既无有,物情在我敢求全。
颇怜尘世光阴迅,似觉人间雨露偏。
白发满头难讳老,苍颜对客强为妍。
岂惟酒向邻家得,自是杯从旧日传。
陶宰不妨多种秫,杜陵且莫叹无钱。
青天雁影西风外,红树秋声落照边。
见说南庄饶物色,少分清艳到樽前。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与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全诗大意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语句进行赏析。“秋潮横挟风雨颠,洲上空闻有菊田”,这是一幅充满诗意的画面,秋潮挟带着风雨,在空阔的洲上,远远可以听见有菊花田。这两句是写景,写出了诗人所处之地的自然环境和季节特征。“香色于人既无有,物情在我敢求全”的意思是:菊花虽然没有香味,但它的颜色鲜艳,给人带来欢乐。我敢于追求完美,不要求别人给我什么。“香”即颜色。“物情”指自然情趣。这两句诗人表达了自己追求美好的情感,同时也抒发了自己的情怀。“颇怜尘世光阴迅,似觉人间雨露偏”,意思是:我很怜悯世俗中的时光匆匆流逝,好像觉得人间的雨露都有些偏斜。“怜”是同情的意思。这两句诗人以花自喻,表现了一种超然的态度。“白发满头难讳老,苍颜对客强为妍”,诗人感叹时光催人老,鬓发白了,但为了应酬,不得不勉强保持一种年轻的姿态去面对客人,这是很不容易的。“岂惟酒向邻家得,自是杯从旧日传”,意思是:我不仅仅向邻居那里借酒喝,酒杯也是从老朋友那里传过来的。“岂惟”就是“不仅”。这两句诗人说,他不仅仅借邻居的酒喝,而且他的酒杯也是从老朋友那里传过来的。这两句诗人用两个“自是”来强调,说明他借酒并非出于无奈,而是出自自己的选择。“陶宰不妨多种秫,杜陵且莫叹无钱”,意思是:陶渊明大可不必再种稻了,杜陵县也不必担心没有钱买酒。“陶”、“杜”都是古代著名的隐士,他们都有高洁傲岸的性格。“陶”字在这里是借陶渊明的名号表示自谦,说自己不过是效仿而已;“杜陵”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县名。“多”、“莫”都是助词,相当于现代口语中的“不要”或“别”。这两句诗人借用这两个典故,表明自己虽然贫穷,但还是要像陶、杜那样做隐士。“青天雁影西风外,红树秋声落照边”,意思是:天空中雁影倒映在西风里,树林里的秋声随着落日余晖传来。“雁影”、“秋声”都是秋天的特征。这两句诗人描写了秋天的自然景象。“见说南庄饶物色,少分清艳到樽前”,意思是:听说南庄有很多美丽的景色,这些美景一定也会给客人带来快乐。“见说”是听说的意思。“南庄”指的是南庄田,也就是诗人所居之处。《晋书·谢安传》中记载:“谢安好游山水,出至桓山,登北楼赏玩诸胜。弟万石在南州,故作《寄子敬诗》曰:‘惠山当户前,溟海绕梁际。’”可见谢万石之居地就在“南庄”。这首诗是诗人隐居后所作。诗人借菊花自比,以菊花的色泽和香气来比喻自己的处境,同时借菊花来表达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全诗语言平实而含蓄,意境清丽而深远。

【答案】

译文:

在秋风中挟带雨水的横吹里,远远听到有人在菊花田里。菊花虽然没有香味,但它鲜艳的颜色给人带来欢乐。我敢于追求完美,不要求别人给我什么。很怜悯世俗中的时光匆匆流逝,好像觉得人间的雨露都有些偏斜。很怜悯世俗中的时光匆匆流逝,好像觉得人间的雨露都有些偏斜。

白发满头难讳老,苍颜对客强为妍。

岂惟酒向邻家得,自是杯从旧日传。

陶宰不妨多种秫,杜陵且莫叹无钱。

青天雁影西风外,红树秋声落照边。

见说南庄饶物色,少分清艳到樽前。

赏析:

此诗作于诗人隐居后,写自己隐居生活的感受,以及对自己境遇的认识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

首句写自己身处的环境。在秋风中挟带雨水的横吹里,远远听到有人在菊花田里。菊花虽然没有香味,但它鲜艳的颜色给人带来欢乐。这里用菊花的鲜艳色彩来比喻自己的处境。

二、三两句写自己内心的感受。诗人很怜悯世俗中的时光匆匆流逝,好像觉得人间的雨露都有些偏斜。诗人感叹时光催人老,鬓发已白了,但为了应酬,不得不勉强保持一种年轻的姿态去面对客人。“岂惟酒向邻家得”,意即不仅仅向邻居那里借酒喝;“自是杯从旧日传”则是指自己的酒杯也是从老朋友那里传过来的;“陶”、“杜”都是古代著名的隐士,他们都有高洁傲岸的性格,所以诗人以陶、杜为榜样,表示自己虽然贫穷,但仍要像他们一样做隐士。

第四句诗人说自己在田园之中过着隐逸的生活。“陶宰”“杜陵”都是诗人所居之地。《晋书·谢安传》云:“谢万石在南州,故作《寄子敬诗》曰:‘惠山当户前,溟海绕梁际。”“南庄”是诗人隐居之所。

第五六句是对前面四句的回应。“见说”是听说的意思。南庄有很多美丽的景色,这些美景一定也会给客人带来快乐。

最后两句写诗人对隐逸生活的热爱和向往。“青天雁影西风外,红树秋声落照边”,意思是:天空中雁影倒映在西风里,树林里的秋声随着落日余晖传来;“见说南庄饶物色,少分清艳到樽前”意思是:听说南庄有很多美丽的景色,这些美景一定也会给客人带来快乐。

此诗写诗人隐居生活中的心情和感受。诗人以菊花自喻,表现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喜爱和向往之情。整首诗语言平实而含蓄,意境清丽而深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