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头将军人中英,六年总制南州城。
蛮烟扫尽民安堵,闲来训练三厢兵。
是时天高秋色晶,元戎小队临郊坰。
出奇应变有成算,长围蹴踏虞山平。
挥戈日回羲和驭,饮马水落黄芦汀。
西猰逐兽奔流星,落羽电掣辽东鹰。
妖狐狡兔何足顾,等闲刺虎屠长鲸。
争夸得隽笳鼓清,抚剑叱咤风云生。
旌旗归来日未落,毛血满载驼峰腥。
分甘设宴享多士,雄吞直欲杯沧溟。
将军文武能兼并,十年从事天王征。
定功行赏协舆论,遐荒重镇须老成。
花村月夜犬不吠,闾阎歌颂腾欢声。
左参好事驰令名,题诗作画扬芳旌。
观风万一言采择,写入麒麟垂汗青。
题胡将军虞山秋猎图
虎头将军人中英,六年总制南州城。
蛮烟扫尽民安堵,闲来训练三厢兵。
是时天高秋色晶,元戎小队临郊坰。
出奇应变有成算,长围蹴踏虞山平。
挥戈日回羲和驭,饮马水落黄芦汀。
西猰逐兽奔流星,落羽电掣辽东鹰。
妖狐狡兔何足顾,等闲刺虎屠长鲸。
争夸得隽笳鼓清,抚剑叱咤风云生。
旌旗归来日未落,毛血满载驼峰腥。
分甘设宴享多士,雄吞直欲杯沧溟。
将军文武能兼并,十年从事天王征。
定功行赏协舆论,遐荒重镇须老成。
花村月夜犬不吠,闾阎歌颂腾欢声。
左参好事驰令名,题诗作画扬芳旌。
观风万一言采择,写入麒麟垂汗青。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题画诗,作者通过描绘一幅《虞山秋猎图》来抒发对胡将军的敬仰之情。下面是逐句翻译:
第一句“虎头将军人中英”,描述了胡将军威武雄壮的形象。
第二句“六年总制南州城”,表达了胡将军六年来在南州城主持治理工作的情况。
第三句“蛮烟扫尽民安堵”,描绘了胡将军治理下,蛮烟散尽,百姓安居乐业的景象。
第四句“闲来训练三厢兵”,描述了胡将军闲暇之余进行军事训练的情景。
第五句“是时天高秋色晶”,描绘了秋高气爽的季节景象。
第六句“元戎小队临郊坰”,描述了元戎率领的小队伍出现在郊外的情景。
第七句“出奇应变有成算”,描绘了胡将军出奇制胜,应对变化有方的能力。
第八句“长围蹴踏虞山平”,描绘了胡将军率军长驱直入,将虞山踩平的情景。
第九句“挥戈日回羲和驭”,描绘了胡将军挥舞长戈,如同羲和驾驭太阳一样威猛。
第十句“饮马水落黄芦汀”,描绘了胡将军骑马饮水,马蹄溅起水花,打湿了黄芦草丛的情景。
第十一句“西猰逐兽奔流星”,描绘了西边的野兽追赶着飞奔的流星,形容其速度之快。
第十二句“落羽电掣辽东鹰”,描绘了飞鸟坠落羽毛的速度之快,如同闪电般的迅疾。
第十三句“妖狐狡兔何足顾”,表示胡将军毫不畏惧地斩杀妖狐狡兔,显示了他的勇猛无畏。
第十四句“等闲刺虎屠长鲸”,描绘了胡将军轻松地刺杀老虎,就如同屠戮巨鲸一样。
第十五句“争夸得隽笳鼓清”,描绘了将士们争相夸耀自己英勇善战,鼓声响亮。
第十六句“抚剑叱咤风云生”,展现了胡将军挥手指挥,使得风云变色的气势。
第十七句“旌旗归来日未落”,描绘了胡将军胜利归来的场景,旗帜飘扬,太阳还未落山。
第十八句“毛血满载驼峰腥”,描绘了胡将军凯旋而归,带回了战利品,满载着鲜血和血腥味。
第十九句“分甘设宴享多士”,描述了胡将军盛宴款待众将士的情景。
第二十句“雄吞直欲杯沧溟”,描绘了胡将军豪饮的情景,仿佛要把大海都喝干。
第二十一句“将军文武能兼并”,赞美了胡将军文武双全的才能。
第二十二句“十年从事天王征”,描绘了胡将军在天王军中服役十年的经历。
第二十三句“定功行赏协舆论”,描绘了胡将军在军中建立功勋,受到众人称赞的情景。
第二十四句“遐荒重镇须老成”,“遐荒”指的是遥远的边疆地区,“重镇”指的是重要的战略要地,“老成”指的是经验丰富、稳重的人,这里指代胡将军。
第二十五句“花村月夜犬不吠”,描述了宁静美丽的花村夜晚,只有月亮和犬只相伴的景象。
第二十六句“闾阎歌颂腾欢声”,描绘了百姓欢庆的场景,欢呼雀跃。
第二十七句“左参好事驰令名”,描绘了左参政事因胡将军的功绩而名声大噪。
第二十八句“题诗作画扬芳旌”,描述了有人为胡将军题诗作画,以表彰他的功绩。
第二十九句“观风万一言采择”,描绘了有人观察风向,提出建议的场景,暗示胡将军有远见卓识。
第三十句“写入麒麟垂汗青”,表示胡将军的功绩将被镌刻在麒麟身上,象征着荣耀与尊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