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根千尺倚苍旻,苔藓斓斑锦裹新。
使节南来能掉舌,赵佗百拜远称臣。
千年伟绩传编简,一片残碑卧棘榛。
过客临风遥致敬,匆匆不及荐秋蘋。
陆大夫祠
云根千尺倚苍旻,苔藓斓斑锦裹新。
使节南来能掉舌,赵佗百拜远称臣。
千年伟绩传编简,一片残碑卧棘榛。
过客临风遥致敬,匆匆不及荐秋蘋。
注释:
- 云根千尺倚苍旻:形容祠堂建筑的高大,像云一样直插云霄。
- 苔藓斓斑锦裹新:指祠堂内壁上长满了苔藓,但仍然显得华丽如锦绣般新鲜。
- 使节南来能掉舌:使节(大使)南下时能够消除自己的舌头上的障碍,即消除语言上的隔阂。
- 赵佗百拜远称臣:赵佗是古代的一位地方官,这里用“百拜”表示他向皇帝称臣时的恭敬态度。
- 千年伟绩传编简:形容陆大夫的功绩被记录在编简之中,流传了很长时间。
- 一片残碑卧棘榛:描述祠堂中只有一块残破的石碑,周围长满了荆棘。
- 过客临风遥致敬:指经过此地的旅人面对风雨,遥向祠堂致敬。
- 匆匆不及荐秋蘋:匆忙之间,没有时间献上秋天的蘋菜。蘋菜是古代的一种食物,这里用来象征陆大夫的遗物。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陆大夫祠的建筑风貌和历史价值,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遗迹的保护意识。首句“云根千尺倚苍旻”以高耸入云的云根形象比喻祠堂,展现了其雄伟壮观的气势;次句“苔藓斓斑锦裹新”则描绘了祠堂内部的华丽装饰和岁月痕迹,苔藓斑驳,锦缎依旧鲜艳。第三句“使节南来能掉舌”寓意着陆大夫的政绩使得使者南下时能够畅通无阻;第四句“赵佗百拜远称臣”则通过赵佗的形象,展示了陆大夫的威名远扬,令人敬畏。最后两句“千年伟绩传编简”和“一片残碑卧棘榛”既赞美了陆大夫的功绩被世代传颂,也揭示了祠堂的现状,残破的石碑见证了历史的沧桑。全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历史遗迹的敬仰之情,同时也体现了对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