笛弄林间月,蓑披陇上云。
朱门半消歇,人笑不如君。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的诗歌鉴赏能力。解答此题,需要考生在通读全诗的基础上,对每一联诗句进行逐一分析,指出其运用的手法,赏析其艺术效果,同时注意把握重点词语,并联系作者生平及创作背景来理解诗意。“笛弄林间月”句中,“笛”“弄”“林”“间”“月”等词组的使用都十分精妙。“笛弄林间月”,笛音清越,月色明丽,仿佛是笛声撩拨了月亮,使月亮也变得明亮起来。“蓑披陇上云”,“蓑”是一种用茅草编成的蓑衣,用来遮身避雨。“蓑披陇上云”的意思是说诗人披上蓑衣,站在山岭上,看着天上飘着的白云。这里的“披”“陇”“云”等词都是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在山中的生活。
“朱门半消歇,人笑不如君”两句,从侧面描写了王之涣和高适的友情以及他们两人的志趣相投。“朱门”指富贵人家的大门,此处泛指权贵之家。“半消歇”指权贵之家的门庭逐渐衰败,这里暗含着世态炎凉之意。“人笑不如君”意思是说,世人讥笑你不如我高适。“笑”“不如”等词的使用,都十分巧妙。
【答案】
①笛弄林间月,笛声撩拨着明亮的月光,使人联想到明月当空。②蓑披陇上云,诗人披着蓑衣站在山岭上,看着天上飘着的白云,表现了山居生活的惬意。③朱门半消歇,权贵的大门逐渐衰落,世态人情冷暖自知。④人笑不如君,众人嘲笑你我,不如高适。⑤表达了诗人对高适的赞美和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