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鬼不独,山中亦城市。衣中环佩无玉声,直入人家弄书史。
小冠斑文剪湘竹,越衣芰制如流水。玉壶未竭歌未终,飘若空中野云起。
门前月色夜茫茫,门外秋风满千里。朝餐松柏露,暮食兰蕙花。
陇头青桂树,何处是君家。
诗句解释:
- 山中鬼不独,山中亦城市。衣中环佩无玉声,直入人家弄书史。
- 这句诗描绘了山中的鬼并非孤独存在,他们就像城市里的居民一样,拥有生活和活动。
- 小冠斑文剪湘竹,越衣芰制如流水。玉壶未竭歌未终,飘若空中野云起。
- 此句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了山中鬼的装束与行为。他们的装束简朴,如同湘竹制成的小帽子,衣服则是用荷花制成,给人一种轻盈如水的感觉。
- 门前月色夜茫茫,门外秋风满千里。朝餐松柏露,暮食兰蕙花。
- 这两句诗进一步描绘了山中鬼的生活环境及其饮食。他们在夜晚欣赏月光,在清晨品尝松柏露,傍晚则享用兰花和蕙草。
- 陇头青桂树,何处是君家?
- 最后一句诗人提出疑问,表达了对山中鬼家的好奇和探寻之意。
译文:
山中的鬼并不孤单,他们就如同城镇中的百姓一样。身穿的衣裳中没有玉的声音,直接走进人家,拿起书史来读。
小帽用斑纹的竹子编成,穿着荷叶做的衣裳像流水一般飘逸。玉制的酒壶尚未饮尽,歌声却已唱完,仿佛飘浮在空中的野云。
门前的月亮在晚上显得格外明亮,门外传来秋风的声音,吹遍千里之外。早晨吃着松柏上的露水,晚上食用兰花和蕙草。
在陇头的山上有一颗青青的桂花树,请问哪里是你的家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山中鬼的生活场景和日常活动。通过具体的物象如“环佩”、“衣裳”、“桂树”等,诗人生动地刻画了山中鬼的形象和他们的环境。诗中使用了许多自然元素,如月、风、露水、桂花等,这些自然景象不仅美化了画面,也增加了诗歌的意境深度。同时,通过对人物动作和神态的描写(如直入人家、飘若空中),使得整个场景更加生动和真实。此外,诗中还透露出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和探索欲望,引人思考人与自然、人与世界的关系。整体而言,这是一首充满想象与哲理的抒情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