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帆夜落石桥西,桥外青山入会稽。
卧听海潮吹地转,起看江月向人低。
一春衰谢怜皮骨,万国艰虞厌鼓鼙。
何处客船歌《水调》,令人归思益凄迷。

孤帆夜落石桥西,桥外青山入会稽。

卧听海潮吹地转,起看江月向人低。

一春衰谢怜皮骨,万国艰虞厌鼓鼙。

何处客船歌《水调》,令人归思益凄迷。


诗句翻译:

  1. 孤帆夜落石桥西,桥外青山入会稽。
  • 孤帆: 孤单的船帆
  • 夜落: 晚上降落
  • 石桥西: 西边的石桥
  • 桥外青山: 桥外的青山景色
  • 入会稽: 进入绍兴地区(会稽是古地名)
  1. 卧听海潮吹地转,起看江月向人低。
  • 卧听: 躺下来听着
  • 海潮: 海浪的声音
  • 吹地转: 使大地转动的感觉
  • 江月向人低: 月亮仿佛向人倾斜
  1. 一春衰谢怜皮骨,万国艰虞厌鼓鼙。
  • 一春: 一个春天
  • 衰谢: 衰退和衰落
  • 怜皮骨: 同情疲惫的身体
  • 万国: 全世界
  • 艰虞: 忧虑和困难
  • 厌鼓鼙: 厌倦战争鼓声
  1. 何处客船歌《水调》,令人归思益凄迷。
  • 客船: 旅行中的船只
  • 歌《水调》: 唱歌《水调曲》
  • 归思: 回家的思绪
  • 益凄迷: 更加凄凉
  1. 赏析:
  • 此诗通过描绘诗人在西津渡口夜泊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 首句“孤帆夜落石桥西”,以孤帆夜落的景象开篇,营造出夜晚宁静而略带寂寥的氛围,为全诗奠定了基调。
  • “桥外青山入会稽”,通过对青山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也暗含了对家乡美好风光的赞美。
  • “一春衰谢怜皮骨”,诗人感叹岁月无情,自己的身体状况也日益衰老,这种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增加了诗歌的深度和广度。
  • “万国艰虞厌鼓鼙”,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现实,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安危的忧虑和关切。
  • 结尾“何处客船歌《水调》,令人归思益凄迷”,通过描述客人船上唱《水调》的场景,进一步增强了诗歌的抒情色彩,让读者能够深切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悲凉和对故乡的无限思念。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在西津渡口夜泊的所见所感,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人生境遇的抒发,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世界和对故乡的眷恋。同时,诗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触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