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天下士,小隐郭东村。
甃水缘开径,楹山对掩门。
士风宁近洛?
川姓不离樊。
樽俎心虽间,衣冠口已喧。

【注释】

严氏:指严光,东汉初年的隐士。樊川别墅:在今陕西西安市南的樊川附近,是严光隐居之地。

甃(zhòu):砌,铺砖。径:小路。楹(yíng):门框。

宁:难道。

樽俎(zǔn ju):酒器、食器。

喧:吵闹;喧闹。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寄题严氏樊川别墅而作,表达了诗人对严光这位古代隐士的怀念之情。

第一首诗,起句“先生天下士”,表明了严光的身份地位,他是一个杰出的人才。第二句“小隐隐郭东村”,写出了严光隐居的地点,位于郭东村这个地方。第三句“甃水缘开径”描绘出郭东村优美的环境以及严光居住地的特点。第四句“楹山对掩门”,进一步描绘了严光隐居环境的优美。第五句“士风宁近洛”表达了诗人对于严光这种隐世高士的赞美之情。最后一联“尊俎心虽间,衣冠口已喧”,表明虽然严光已经远离了世俗纷扰,但他的名誉和声望却依然很高。

起句“土人不识洛”,说明严光并不是一个出身高贵的人。第二句“但有茅庐在郭中”,表明严光的住所并不豪华,只是一草一木而已。第三句“先生真名教”,表明严光是一个真正的道德楷模。第四句“自与洛人疏”,表达了诗人对于严光与洛阳人关系疏远的感叹之情。第五句“川姓不离樊”,暗示着严光与蜀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第六句“尊俎心虽间”,表明虽然严光已经远离了世俗纷扰,但他的名誉和声望却依然很高。第七句“衣冠口已喧”表明虽然严光已经远离了世俗纷扰,但他的名誉和声望却依然很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