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落蓟门秋,飘飘在远游。
不眠闻戍鼓,多病忆归舟。
甘雨从昏过,繁星达曙流。
乡逢徐孺子,万口薄南州。
【注释】
蓟门:古郡名,今北京市。黄落:秋天叶子变黄落下,此处借指秋季。飘飘:形容远游的样子。多病:身体不好。甘雨:甜美的雨水。繁星:星星。薄:同“迫”,逼近。
【赏析】
《京下思归》是唐代诗人李益的作品。此诗描写了诗人在旅途中因思乡而失眠的苦况,以及夜晚听戍鼓、望星河、闻甘霖和观繁星等种种感受。全诗以“思”为主,抒发诗人对家乡的眷恋之情,表达了诗人对家乡深深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繁的状况。
前四句写诗人在旅途中失眠,听到戍鼓声和繁星闪烁。
首联:“黄落蓟门秋,飘飘在远游。”诗人描绘了一幅深秋的景象:树叶纷纷飘落,蓟门城(今北京)已入深秋,自己却依然在外漂泊。这两句诗通过描写自然景物,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
颔联:“不眠闻戍鼓,多病忆归舟。”诗人睡不着觉,只能听见远处传来的军鼓声;因为身体不好,所以更加想念着回家的船。这两句诗进一步表现了诗人内心的焦虑和担忧。
颈联:“甘霖从昏过,繁星达曙流。”诗人说,甘霖(甜美的雨水)从黄昏时就开始降临,而星星也一直闪烁到天明。这两句诗通过对自然界的观察,来表达诗人对于家乡的思念之情。
尾联:“乡逢徐孺子,万口薄南州。”当诗人遇到一位名叫徐孺子的老乡时,他发现周围的人都在谈论关于南州的一些事情。这句诗既表现了诗人在旅途中的孤独,也反映了当时战乱频繁、人心惶惶的社会状况。同时,这也暗示了诗人心中对于家乡的渴望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