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竹何年有,亲曾共岁寒。
昨传新笋发,扶杖绕林看。
【解析】
题干要求“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这是考查诗歌的鉴赏能力。解答这类题目要注意分析诗歌的内容,然后按照题目的要求进行概括。本题要求考生注意对这首诗的理解,然后按要求作答即可。
本诗首联写竹,颔联写竹,颈联写自己看竹之景,尾联点题。此诗以竹为线索展开,写自己喜爱竹子的原因。
“问竹何年有?亲曾共岁寒。”诗人从竹入手,写自己喜爱竹子的原因。这两句是说:问竹子从什么时候开始生长的?因为我和它一同经历了严寒的岁月啊!诗人在《东亭竹》一诗里,把竹子比作君子,认为竹子“节中疏处见风骨”(王夫之《姜斋诗话》)。而他自己则是一个与竹子一样清高的人,所以他才喜欢竹子。“岁寒”指冬天,“共岁寒”说明诗人与竹子同甘苦、共患难,感情深厚。
第二句“昨传新笋发”,写自己看到竹子长成新笋了。“传”字用得极好,说明自己看到消息后,立即赶来看竹,可见他对竹子的喜爱之情。
第三句“扶杖绕林看”,写自己在林中观看竹子。一个“望”字写出了诗人对竹子的喜爱之情,同时也表现了诗人热爱生活、乐观向上的精神。
【答案】
示例:问竹何时生,曾共岁寒同(“共”通“拱”,“岁寒”意为寒冬)。
昨夜闻新笋,扶杖绕林中(“传”字用得很好,说明他得知新笋的消息后,便立刻来到竹林里去看)。
译文:
问:竹子是什么时候开始生长的呢?
答:因为我和它一同经历了严寒的岁月!
昨日听到新笋发芽的消息,我拄着拐杖在竹林中散步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