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溪竹圃路团团,门巷都非少日看。
送客棹船频借问,向来江面是阑干。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郑谷的作品。诗中描述了作者在隐居生活中的情景,以及他对过往时光的思考和感慨。
翻译:
- 诗句解释:
- “桑溪竹圃路团团”:描述了桑溪竹圃的小路弯曲而回环,给人一种深远、幽静的感觉。
- “门巷都非少日看”:表示现在的门巷与多年前所见已大不相同,可能经过了修缮或扩建。
- “送客棹船频借问”:提到送走客人后,作者经常借问来人是否还来过此地。
- “向来江面是阑干”:指曾经的江面上有过栏杆等设施,但现在这些设施已经不存在了。
- 译文:
桑溪边的竹园道路曲折盘旋,现在的道路与年轻时看到的已大不相同。
送走客人后,我经常问来人是否还记得这里。
以前江面上有栏杆等设施,但现在这些都不见了。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写桑溪竹圃的变化,反映了时间的流逝和世事的变迁。首句“桑溪竹圃路团团”,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桑溪竹圃的宁静与和谐,给人以宁静美好的感觉。次句“门巷都非少日看”,则表达了对过往时光的回忆和怀念,同时也暗示了现实的不同。接着,第三句“送客棹船频借问”,展现了与过往友人的离别之情,以及对未来重逢的期待。最后一句“向来江面是阑干”,则是对过去美好记忆的留恋与感慨,同时也透露出岁月无情、人事变迁的主题。整首诗语言简练而意境深远,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真挚的感情,展现了作者对时间流逝和世事变迁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