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得新题赋未成,暖风香散玉炉尘。
楼台无月不宜夜,天地有梅先得春。
世路近年难独客,好山随处著闲人。
何如寄傲南窗下,学戴渊明漉酒巾。

这首诗的格式要求是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

诗句解读

  1. 分得新题赋未成: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于新题目的创作尚未完成的状态。”分得”意味着获得或得到,”新题”指的是新的创作主题或者题目。”赋未成”则表示作品还没有最终完成或定稿。

  2. 暖风香散玉炉尘:描述的是温暖的春风让香气四溢,仿佛连玉炉(古代用来烧香的铜制容器)里的灰尘也都被风吹散了。这里的”暖风”、”香”和”玉炉”都是描写春天的元素,暗示春天的到来给人们带来了温暖和愉悦的感觉。

  3. 楼台无月不宜夜:这句诗表达了在没有月亮的夜晚,楼台上显得空旷而冷清。”楼台”指的是建筑物,通常指高楼大厦或者亭台楼阁。”无月”则是指天黑的时候,月亮不出现。”不宜夜”表明这样的环境不适合夜游,可能是指夜晚的宁静与寂寥。

  4. 天地有梅先得春:这一句强调自然界中梅花比其他地方的植物更早地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天地”指的是大自然,整个宇宙。”有梅”指的是有梅花盛开的地方。”先得春”表示梅花比其他植物更快地感受到了春天的到来。

  5. 世路近年难独客: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对当前社会道路的感慨。”世路”指的是人世间的道路,比喻为社会的复杂多变。”近年”表示最近几年。”难独客”意味着难以独自旅行或生活。

  6. 好山随处著闲人:这句话描绘了好山可以让人感到轻松和自在,无论在哪里都有适合休闲的地方。”好山”指的是美丽的山峰或山脉。”着闲人”意指适合休闲的人居住或游玩。

  7. 何如寄傲南窗下,学戴渊明漉酒巾:最后两句提出了诗人的理想生活状态,即在南窗下寄身隐居,学习古代文人戴渊明的做法,用漉酒巾来过滤酒,享受简单而宁静的生活。这里的”何如”表示比较,”寄傲”意为寄托自己的志向或抱负。

译文及注释

  1. 分得新题赋未成,暖风香散玉炉尘。
  • 新题目的创作尚未完成,春风把香气吹散,仿佛连玉炉中的灰尘也被吹散了。
  1. 楼台无月不宜夜,天地有梅先得春。
  • 楼台空无月光照耀,不如有梅花的地方早感受到春天的气息。
  1. 世路近年难独客,好山随处著闲人。
  • 近年来,世界之路艰难,不易独自行走;好山处处适宜休闲之人驻足。
  1. 何如寄傲南窗下,学戴渊明漉酒巾。
  • 何不在南窗下寄情山水,效仿戴渊明的做法,用漉酒巾来过滤酒,享受宁静的生活。

赏析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以及对于人生道路的思考。通过对四季变化的描述,展现了自然的美和季节的变化,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感受和追求。诗中运用了对比和象征的手法,如将春风与玉炉尘的消散相对比,将楼台与梅花相对比,以及将个人与社会相对比等。此外,诗人还通过学习和模仿古人的行为,表达了自己对于理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简朴生活的赞美。整体上,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触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