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言童子拂香台,报道长沙学士来。
烂煮橘皮砂罐冷,几年生意喜潜回。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 无言童子拂香台:童子在香台上轻轻拂过,仿佛在诉说着什么。
- 报道长沙学士来:传来长沙的学士们来访的消息。
- 烂煮橘皮砂罐冷:用砂罐煮烂了的橘皮散发出一股清香。
- 几年生意喜潜回:几年的时间里,生意如同潜回的鱼儿一样喜悦地回归。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展示了一幅宁静而美好的画面,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学问和生活的热爱与珍惜。
无言童子拂香台,报道长沙学士来。
烂煮橘皮砂罐冷,几年生意喜潜回。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展示了一幅宁静而美好的画面,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学问和生活的热爱与珍惜。
【注释】 自赞:诗作的题名。 截断红尘石万寻,冲开碧落松千尺。 岩花朵朵水泠泠,杨柳一瓶甘露滴。 “截断红尘”,指石壁陡峭如刀切一般。“冲开碧落”,指松林挺拔直上。“岩花”即山花、野花。“水泠泠”,形容清冽的泉水。 赏析: 此诗为作者自赞之作,表达了自己傲岸不凡的人格和超尘脱俗的精神境界。 首二句写景,用夸张笔法表现了诗人超凡脱俗的意趣。“截断红尘石万寻,冲开碧落松千尺
【注释】 林塘庵:寺庙。 闲来便得闲:闲暇时就能得到休息和放松。 好山好水任盘桓:美丽的山山水水,任人欣赏游览,可以尽情地流连忘返。 林塘庵外湖山景,堪与杭州一样看:林塘庵的外面是湖光山色,这美景与杭州的风景相媲美。 【赏析】 《林塘庵》是一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全诗语言简练,意象丰富,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风光图,让人仿佛置身于那静谧而美好的环境中。 第一句“学得闲来便得闲”
第一首:净土诗二首 其一 富贵之人宜念佛,黄金满库谷盈仓。 世间受用无亏缺,只欠临终见愿王。 注释: - 净土诗二首 其一: 这是一首表达对佛法信仰的诗歌,以净土为背景,描绘了富贵之人在佛教中的修行和期待。 - 富贵之人宜念佛: 指拥有财富和地位的人应该念佛,通过念佛来净化心灵,提升自己的境界。 - 黄金满库谷盈仓: 形容财富极为丰厚,仓库里堆满了黄金,粮仓也装满了粮食。 - 世间受用无亏缺: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身膺宰辅与朝郎,盖世功名势莫量。 [注释] 身受帝王重用,担任宰相等重要职务;盖世功名,形容极其高的荣誉和地位。 自性弥陀如不念,未知何以敌无常。 [注释] 本性中的弥陀就是阿弥陀佛,如果他不修行念佛,那又怎么能抵御无常的命运呢?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明本所作的《净土诗二首》。这首诗描述了一位身居高位、拥有盖世功名的人,他的内心却并不安宁,因为在他内心深处
茅舍梅 数椽草屋迎清客,竹作疏篱护玉葩。 不是玉堂无分到,且和明月到山家。 【注释】 - 茅舍:用茅草搭建的简陋房屋。 - 数椽:形容房屋的结构简单,只有几根木椽支撑起来。 - 清客:这里指文人雅士,他们喜欢居住在简朴的环境中,追求内心的宁静。 - 竹作疏篱:用竹子搭建的篱笆,用来保护花蕾不受外界的干扰。 - 玉葩:美丽的花朵,这里指的是梅花。 - 玉堂:古代宫殿的美称,这里比喻高雅的居所。
【注释】 1. 隔帘梅:梅花隔着竹帘,在黄昏时显得朦胧。 2. 庭花映箔眩吟眸:庭前的花朵在竹筛的光影中显得有些迷乱,让人眼花缭乱。 3. 一片湘云锁暮愁:湘云被一片梅花笼罩,仿佛将暮色中的忧愁都锁住了。 4. 风卷黄昏疏影动:傍晚时分,微风吹过,梅花的影子轻轻摇曳。 5. 珊瑚枝上月如钩:珊瑚树枝上的月光如同弯钩一样,照亮了整个画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春日景象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将选项诗句翻译成现代汉语,理解句子的含义,然后与原诗句进行比照,得出答案。注意通假字“老”是“远”的意思;“堪”是“堪堪”即“勉强”的意思。 【答案】 天目山:天目山。 译文:一山未尽又登一山,百里之内没有一处平地。怀疑是老僧人指点的地方,只堪图画不堪行走。 赏析:这是一首描绘山水景色的绝句。首句写登山的艰难险阻
注释: 纸帐梅,指在纸床上点燃的梅花香。春融剡雪道人家,春天融化了剡山的白雪,道家中的屋檐上挂满了梅花香。素幅凝香四面遮,白色的纸张上凝聚着香气,四面都被遮住了。明月满床清梦觉,月光洒满了床铺,让人进入了一场清明的梦境之中。白云堆里见疏花,在如云般的白雾中,可以看到几朵稀疏的花朵。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好的夜晚,诗人在纸床上点燃了梅花香,四周被白色纸张所包围。随着夜深人静
注释: 1. 村南村北春水鸣,形容春天的河水流动的声音。 2. 村村布谷催春耕,布谷鸟的叫声催促人们开始耕作。 3. 手捧饭盂向天祝,用手捧着饭盒向天空祈祷,祈求明天天气晴朗,有利于插秧。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农村春天的景色和人们的活动,表达了农民对丰收的期盼和对大自然的敬畏。诗中的“村村布谷催春耕”形象地描绘了春天的忙碌景象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祜的作品,题目为《客中闻讣》。全诗如下: ```plaintext 客中闻讣 讣音遗我客床头, 话到轮回鬼亦愁。 肉眼未空今古梦, 满天霜月晒枯髅。 ``` 诗句释义 1. 客中闻讣:听到客人中的不幸消息,即听到讣告。 2. 讣音遗我客床头:讣告的声音传到了我这里,位于客人的住所(床头)。 3. 话到轮回鬼亦愁:谈论到轮回之事,连鬼魂也会感到忧愁。 4. 肉眼未空今古梦
晴云万叠裹群山, 崖瀑千寻落树间。 定里惊传王驾至, 祗应来夺老僧闲。 接下来将逐句进行翻译: 晴空万里,层层乌云环绕着连绵的群山,悬崖上瀑布如同一条条银链,自高处直泻而下,落入下方的树林。在这宁静的山村中,突然有消息传来,说远方的皇帝驾到,这真是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似乎只有来夺走我的悠闲时光。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释和赏析: 1、首联分析:“晴云万叠裹群山”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自然风光画面
《双髻峰有怀》是元代诗人释明本的作品,诗中表达了诗人对高峰和尚在双髻峰创庵之地的怀念之情。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及其相关注释: - 首句“双髻云深古道危”:描述了高峰和尚所创庵所在的双髻峰云雾缭绕的景象,山峰古老而险峻。 - 次句“不来夜半叩柴扉”:表达了诗人对于高峰和尚的敬意,因为高峰和尚不常来访,所以夜晚敲柴门的行为显得有些突兀。 - 末句“六年底事成遗恨”:反映了诗人对高峰和尚的深切怀念
【注释】 道话:即《道人诗》。商略(qù lù):商量、讨论。沩山(wēi shān,今属湖南省),在湖南省宁乡县南,是佛教禅宗的发源地。沩山寺为该宗祖庭,有“天下名山僧占多”之说。水牯牛:指耕田的水牛。 拍手:鼓掌。西楼:指作者住处。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一位道人所作诗的赞赏。道人作《道人诗》,诗中“一语忽投人拍手”,使读者不禁为之击节叫绝,因此诗人特别加以称道:“满天霜月下西楼”。
【注释】 檐头:房檐上。曲蟮泥:指蚯蚓的粪土。达磨:指禅宗六祖惠能。联诗:对偶的诗。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在庭院所见,抒发了对世事的冷漠。首句写院落环境,用“密布”和“堆”两个动词,写出了蜘蛛网、蚯蚓粪土之多,突出庭院的脏乱。次句写庭院内景,用“浑不顾”一词,突出达磨大师的超脱世外,与世俗隔离。三、四两句是全诗的关键所在。诗人将达磨大师喻为寻常读作一联诗的达摩禅师。达摩本姓周氏,南印度人
【注释】 省庵:僧名。幽禽:鸟鸣声幽静。竹床:指和尚坐卧的地方。青天:指天空。 【赏析】 这是一幅表现老僧闻鸟惊起,发现窗外有青天的画面。 “一声幽鸟到窗前”句,写僧人听见鸟鸣声而惊醒。幽鸟是指不寻常的、不常见的声音,这里暗指僧人在禅定时被这突然的鸟鸣声所惊动。“幽禽”二字,用得十分贴切。“惊昼眠”,写出了僧人被惊醒后的惊讶心情。 “白首老僧惊昼眠”句,是说老僧因为听到了幽鸟声而从睡梦中惊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