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读《诛蚊赋》,深怜爱国情。
三公登间牒,四海失升平。
早觉文章贵,争期德业成。
云仍蒙世禄,翰墨负时名。

【注释】

  1. 虞雍公:即唐玄宗,字伯阳。因在开元年间被封为雍王,故后人称他为虞雍公。
  2. 诛蚊赋:相传晋朝文学家左思的《三都赋》中有“诛蚊蝇”的描写。《诛蚊赋》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诗中通过写蚊子之死来表达作者对朝廷政治腐败的愤懑之情。
  3. 三公:指唐代三位宰相,他们是韦皋、裴度和张九龄。他们曾共同上书,请求玄宗罢除酷吏,并要求将刑狱交给法官处理。然而,他们的愿望并未得到满足。
  4. 间牒:指代皇帝发布的文书。间牒通常指的是皇帝下令逮捕或惩罚某些人的公文。
  5. 四海:泛指全国。
  6. 升平:这里指国家太平安定。
  7. 早觉:指早早地意识到某种情况或问题的存在。
  8. 文章:指文学创作。
  9. 云仍蒙世禄,翰墨负时名:意指自己虽然得到了世代的荣宠和恩惠,但依然不能免于文字上的责难。
    【赏析】
    这首诗是对《诛蚊赋》的回应。诗中表达了他对朝廷政治腐败的愤懑之情,以及对朝廷重文人而轻实务的不满。全诗语言简练而含蓄,情感深沉而真挚,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首句以“因读《诛蚊赋》,深怜爱国情。”开篇,直接点明了主题。接着,第二句“三公登间牒,四海失升平。”描述了当时的政治形势——三公(宰相)们因被弹劾而被撤职,导致国家失去了安宁与和平。第三句“早觉文章贵,争期德业成。”则表达了诗人对朝廷重文人而轻实务的不满。他认为,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实践,才能真正实现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第四句“云仍蒙世禄,翰墨负时名。”进一步强调了这种观点。最后一句“晚节渐于忠信,莫邪真堪惜哉。”则是诗人对自身命运的感慨。他认为,自己的一生都在为国家和人民付出努力,但最终却未能获得应有的回报和认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