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世萧萧一羽轻,白螺杯里酌沧瀛。
逍遥自足忘鹏鴳,漫浪何须记姓名。
石鼎煮云听夜雨,玉笙吹月和松声。
凭君为问张公子?
曾到良常梦亦清。

寄张德常

身世萧萧一羽轻,白螺杯里酌沧瀛。逍遥自足忘鹏鴳,漫浪何须记姓名。石鼎煮云听夜雨,玉笙吹月和松声。凭君为问张公子?曾到良常梦亦清。

注释:

  • 身世(shēn shì): 指人的一生或身世。
  • 萧萧(xiāo xiāo): 形容声音细碎、飘荡的样子,这里用来形容羽毛轻轻飘落的声音。
  • 白螺(luó)杯里: 一种酒杯,杯口像螺旋形状。
  • 沧海 (cān hǎi): 大海,这里指酒的色泽深蓝如海。
  • 逍遥 (xiāo yáo):自由自在,无忧无虑。
  • 自得(zì dé):自己感到满足,不受外界干扰。
  • 鹏鷃(péng jí): 大鸟名,比喻志向高远的人。
  • 漫浪(màn làng): 随意漫游,不加选择。
  • 姓名(míng xìn): 个人的名字或称呼。
  • 石鼎(shí dǐng): 一种古代烹饪器物,用于炖煮食物。
  • 云(yún): 云彩。
  • 青李(qīng lǐ): 青色的李子,这里泛指水果。

赏析:

这首诗是倪瓒对其朋友张德常的怀念之作,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诗中通过描写日常生活的细节来表达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心境。首句“身世萧萧一羽轻”描绘了诗人在悠闲自在中感受到的自然美,如同羽毛般轻盈的身世。第二句“白螺杯里酌沧瀛”则通过使用“白螺杯”,象征着纯净无瑕的生活态度。接下来,第三句“逍遥自足忘鹏鴳”展现了诗人对高远理想的追求,忘却尘世纷扰。第四句“漫浪何须记姓名”进一步强调了随性而为的生活哲学,表达了一种淡泊名利的心态。最后一句“凭君为问张公子?曾到良常梦亦清”以询问的方式结束了全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寄托了他对理想生活境界的向往。

此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以及对生活态度的反思,传递出一种超然物外、与自然合一的情怀,反映了倪瓒作为隐逸诗人的生活哲学和精神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