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梁破屋路敧斜,僻似华阳道士家。
漠漠春云飞别鹤,潺潺夜雨杂鸣蛙。
闲看稚子翻书叶,时有邻翁汲井花。
日暮伤心江水绿,共舟人已蹑飞霞。
【诗句释义】
石梁破屋路歪斜,偏僻好似华阳道士家。
漠漠春云飞别鹤,潺潺夜雨杂鸣蛙。
闲看稚子翻书叶,时有邻翁汲井花。
日暮伤心江水绿,共舟人已蹑飞霞。
【译文】
石桥边的破旧房屋倾斜而立,与华阳的道观相似。
春天的云朵在天空中飞翔,仿佛在告别鹤群,夜晚的细雨打在蛙声中。
孩子们悠闲地阅读书籍页边,时不时可以看到邻居老翁正在打水。
日落时分,江水映出一片绿色,我们乘船而行,已经踏上了美丽的飞霞。
【赏析】
此诗写于上巳日,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观与人情世态的佳作。诗中的景物和情感相互交织,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
首联“石梁破屋路敧斜,僻似华阳道士家。”描绘了石梁破旧的房子和弯曲的小路,给人一种荒凉、寂寞的感觉。这种描述让人联想到古代的华阳道观,充满了神秘和宁静的气息。
颔联“漠漠春云飞别鹤,潺潺夜雨杂鸣蛙。”则转向了春天的景象。这里,“漠漠春云”和“潺潺夜雨”分别形容了天空和地面的景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同时,“别鹤”和“鸣蛙”又增添了一些生机和活力,使得整个画面更加丰富多彩。
颈联“闲看稚子翻书叶,时有邻翁汲井花。”进一步描绘了孩子们和邻居老翁的生活场景。孩子们在玩耍,翻动着书籍;邻翁在打水,欣赏着花朵。这些细节描写都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关注。
尾联“日暮伤心江水绿,共舟人已蹑飞霞。”则将视线转向了日落时分的江面。江水在夕阳的映照下显得格外美丽,而诗人和朋友们已经踏上了飞霞之路。这一画面不仅展示了大自然的美丽,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诗以自然景观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的内心世界。诗中的景物和情感相互交融,共同构成了一幅富有诗意的画面。同时,诗人还善于运用比喻和象征手法,使得整首诗更具艺术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