缥缈青山日欲晡,弥漫秋水兴何孤。
鹤归城郭生新梦,尘掩图书尚故吾。
南亩艺苗伤硕鼠,北窗临涧听啼乌。
醉归倘乞封侯地,便复移家傍酒垆。
【译文】
夕阳西下,我独自坐在书房中。
青山在缥缈之间日落时分,秋天的江水弥漫着寒意,使我兴起而孤独。
鹤飞回城郭,我仿佛又回到了旧梦之中。
尘封的书卷,还留有我的故吾之气。
南亩里种植着庄稼,我想起了硕鼠;北窗前临着山涧,我听到了鸟鸣。
我若喝醉了,便乞求封侯之地,然后回家傍依酒垆。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晚年退隐家居后所作。诗题一作《归卧》,“故吾”是其篇首二字,“吾”即指作者本人。
首句写黄昏时,诗人独坐书房的情景。“缥缈青山日欲晡”,青山在落日的余晖中显得格外缥缈,这使人想起杜甫的名句“苍茫八极外,山河抱神州”(《登高》)。诗人用一个“日欲晡”(即傍晚)来描写时间,说明他此时是在暮色苍茫之中。“黄昏”是中国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意象,它往往象征着人生的结束和死亡的到来。诗人在这里用这个意象,可能是为了暗示自己的衰老和生命的终结。“弥漫秋水兴何孤”,这一句与前一句相互呼应。诗人在黄昏的时候,看着窗外的秋水,不禁感到一种孤独。这种孤独感可能是由于他的年岁增长,以及他对生命意义的思考所致。
第二句“鹤归城郭生新梦”,则是对第一句的一种延伸。诗人想象着鹤飞回城郭,然后又重新进入梦境。这里的“鹤归城郭”,可能象征着他的隐居生活,也可能象征着他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
第三、四句“尘掩图书尚故吾”,“南亩艺苗伤硕鼠”,则是诗人对于自己过去的生活的回忆。他看到尘封的书卷,仍然保留着他的故吾之气,而南亩里种植着庄稼,又让人想起了硕鼠的贪婪。这里,诗人通过对过去生活的描绘,表达了他对现实的不满和对自由的向往。
第五、六句“南亩艺苗伤硕鼠,北窗临涧听啼乌。”则是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感受。他在南亩里种下了庄稼,希望能够收获到丰收的喜悦;但他又听到北窗前的山涧中有鸟儿的啼声,让他想起了硕鼠的贪婪。这里的鸟儿啼声,可能象征着诗人对自由生活的渴望和对现实的无奈。
最后两句“醉归倘乞封侯地,便复移家傍酒垆。”则是诗人对自己未来生活的设想。他想通过醉酒来逃避现实,希望能够乞求到一个封侯之地,然后回到家中傍依酒垆度过余生。这里,诗人通过对未来的设想,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无奈和对自由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诗人对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描绘,展现了他的内心世界。他既感叹生命的短暂,又追求自由的生活;既对现实生活感到不满,又对未来充满憧憬。这首诗以其深沉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力,成为了中国古代诗歌中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