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来宝刹几年深,寂寂松关掩白云。
风里草香山麝过,雨中果熟野猿分。
楼台锁翠幽林静,钟鼓飞声下界闻。
头白老僧相对坐,懒将面目看韩文。
云门院诗
西来宝刹几年深,寂寂松关掩白云。
风里草香山麝过,雨中果熟野猿分。
楼台锁翠幽林静,钟鼓飞声下界闻。
头白老僧相对坐,懒将面目看韩文。
注释与赏析:
- 西来宝刹几年深:“西来”通常指佛教的东传之路,而“宝刹”指的是佛教寺院。这里可能是指某个历史悠久的寺庙,其历史可追溯到较古老的时代。
- 寂寂松关掩白云:“寂寂”形容环境或氛围的宁静,而“松关”则可能指的是寺庙中的某种结构或者景观,如古松围绕的通道或门扉。“掩白云”形象描绘了寺庙周围被云雾缭绕的景象。
- 风里草香山麝过:“风里草香”描述了一种自然和谐的氛围,而“山麝过”则是对动物活动的描绘。在这里,“麝”是一种珍贵的动物,常被用来象征高洁的品质或吉祥的气息。
- 楼台锁翠幽林静:“楼台”指的是建筑群落或园林中的楼阁,“锁翠”则暗示这些建筑物被郁郁葱葱的树木所环绕。“幽林静”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宁静和私密的氛围。
- 钟鼓飞声下界闻:“钟鼓”是古代寺庙中常用的报时工具,“飞声”则形容声音高亢激昂。“下界闻”表达了这些声音能够传到很远的距离,甚至影响到更广阔的区域。
- 头白老僧相对坐:“头白”描述的是年岁增长,头发变白的现象,“老僧”指的是年纪较大的僧侣。“相对坐”可能意味着两位年长者之间的交流或对话。
- 懒将面目看韩文:“韩文”在这里可能是对某位作者或著作的代称,但由于具体的背景信息不足,无法确定确切的含义。这里的“懒将面目看”表达了一种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态度。
这首诗以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寺庙的宁静与和谐,以及老僧与自然的亲密关系。通过对比和映衬,诗人成功地传达了自己对于人生、修行和自然之美的感悟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