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服黄冠,芒鞋藜杖。无拘系、水云来往。行歌立舞,玄谈清唱。
也不论、王侯高尚。性月圆明,神珠晃朗。周沙界、响无遮障。
逍遥自在,优游偃仰。人间事、任他劳攘。

【注释】

恣逍遥:任意自在地游玩。野服黄冠,芒鞋藜杖:形容隐士的装束,穿着黄色的道袍,戴着高冠,手拄着木棍。无拘系:没有拘束和束缚。水云来往:像水一样自由自在,像云一样飘然洒脱。也不论:不在乎。王侯高尚:王公贵族是尊贵的,但并不影响他的品格。性月圆明:指人品正直。神珠晃朗:指人的精神光彩照人。周沙界:四周环绕着沙土的地方。响无遮障:声音传遍四方,没有障碍。

【赏析】

此诗写一位高人隐士逍遥自在、悠游自得的生活。首句写其隐者装扮;次句写其行踪;三、四句写其行为;五、六句写其品性;最后两句写其境界。全篇以“逍遥”二字贯串始终,突出了隐者的闲适、超脱和潇洒的情怀。

第一、二句写他隐者的装扮。“野服黄冠”,说明他是一位道士。“芒鞋藜杖”表明他是隐者,过着清苦的生活,不慕荣华富贵。从这两句可以看出诗人描写这位隐者的装束,意在表明他隐于山林,不与世同群。

第三、四句描写隐者的行为。“无拘系”三字,写出了他生活上的自由自在,不受世俗礼法的束缚。“行歌立舞”,表现出他对世俗生活的不屑一顾。“玄谈清唱”,表明他不慕功名利禄,而是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快乐。

第五、六句写隐者的品性。“也不论”三字,表明他看破红尘,不羡慕权贵的地位,更不会因为王侯的高贵和贤能而沾沾自喜。“性月圆明,神珠晃朗”一句,进一步表现他的人格光明磊落,精神饱满,充满智慧,如明月皎洁,明珠璀璨。

第七、八句写他的境界。“周沙界,响无遮障”两句,既描绘了他周围环境的美好,又表现了他的胸怀广阔;“逍遥自在,优游偃仰”两句,既点出了他的心境,又表现了他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人间事,任他劳攘”两句,更是表达了他对人生世事的超脱和淡泊。

这首诗通过描写一个隐者的形象和行为来表现他的品性和境界。诗中运用了大量的形容词和动词来描绘这个人物的特征和动作,使整个诗歌形象鲜明生动,富有动感和韵律感。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作者对隐士生活的向往和赞美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