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鹄湾头旧隐居,五峰秀色在庭除。
山田曾种仙家玉,石室犹藏外史书。
雨足涧声春沥沥,风平柳影月疏疏。
百年文物惟君在,结搆重来是乱馀。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叔芳的《咏南涧草堂》。全诗如下:
浴鹄湾头旧隐居,五峰秀色在庭除。
山田曾种仙家玉,石室犹藏外史书。
雨足涧声春沥沥,风平柳影月疏疏。
百年文物惟君在,结搆重来是乱馀。
逐句释义:
- 浴鹄湾头旧隐居,五峰秀色在庭除。
- 这句诗描述了作者曾经居住在浴鹄湾头的旧隐居地,那里的五座山峰秀丽,景色宜人。
- 山田曾种仙家玉,石室犹藏外史书。
- 这里提到曾经在山田里种植过仙家之玉(可能指的是珍贵的玉石),并且石室中仍然保存着外传的书籍。
- 雨足涧声春沥沥,风平柳影月疏疏。
- 当春雨过后,涧水声声,清脆悦耳;夜晚时分,微风轻拂,柳枝摇曳,月光明亮而稀疏。
- 百年文物惟君在,结搆重来是乱馀。
- 这里的“文物”指的是珍贵的文化遗产和历史遗迹,诗人感叹这些宝贵的文物如今只剩下你一人还在坚守,而历史的混乱之中,你的建筑也得以重新建立。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对过去时光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期许。首联“浴鹄湾头旧隐居,五峰秀色在庭除”描绘了作者隐居之地的自然美景,让人仿佛置身于画中。颔联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美感,通过“仙家玉”和“外史书”等词汇,传达出一种超凡脱俗、遗世独立的意境。中间两联更是将自然之美与历史之韵融为一体,使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诗意和历史感的世界之中。尾联以“结搆重来是乱馀”收束全诗,既表达了对过去的感慨,又寄寓了对未来的期望和信心。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极大的艺术享受和心灵触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