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隘局遐心,骋望得崇险。
岩峦丽参差,烟云纷掩冉。
薰林识兰气,缛岸炫桃焰。
鸟歌欲求和,春波不加染。
延赏合良俦,摛辞愧余忝。

注释:

居隘局遐心,骋望得崇险。在狭窄的环境中,心情却很开阔,纵目远望,只见山势高峻、陡峭。

岩峦丽参差,烟云纷掩冉。岩石重叠,山峦错落有致,云雾缭绕,时隐时现。

薰林识兰气,缛岸炫桃焰。在芬芳的树林中,可以嗅到兰花的气息;在繁茂的河岸上,可以看到桃花绽放的光芒。

鸟歌欲求和,春波不加染。鸟儿鸣叫,仿佛在寻找伙伴;春天的波浪,没有受到污染。

延赏合良俦,摛辞愧余忝。我们一同欣赏美景,我深感惭愧,因为我不是诗人。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游人在南山游览时的所见所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向往之情。

首联“居隘局遐心,骋望得崇险”描述了诗人身处狭小环境中,但心境开阔,放眼望去,只见山势高峻、陡峭。这里的“隘局”和“遐心”分别指代诗人的处境和心境,而“崇险”则描绘了山势的壮观。这一句通过对比手法,既展示了诗人面对困难时的豁达心态,又突出了南山的雄伟景色。

颔联“岩峦丽参差,烟云纷掩冉”进一步描绘了南山的壮丽景色。诗人用“丽”、“参差”和“纷掩冉”三个词汇来形容岩石的形状和云雾的变化,使得画面更加生动形象,令人印象深刻。同时,这句诗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敏锐观察力和细腻描绘能力。

颈联“薰林识兰气,缛岸炫桃焰”则是对南山中植物和景物的详细描写。诗人以“薰林”和“桃焰”为比喻,将树木的芳香和河水的波光比作兰花的气息和桃花的光彩,既富有诗意又富有想象力。这两句诗不仅展示了南山的美丽景色,还体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尾联“鸟歌欲求和,春波不加染”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南山美景的赞美之情。诗人用“欲求和”来表达对鸟儿鸣叫的向往,用“加染”来暗示春波的美好。这两句诗既展现了鸟儿的欢快叫声,又传达了春天的生机和活力。

整首诗通过描绘南山的景色和感受,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诗人通过对南山景色的细致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美的赞美和追求。同时,这首诗也展现了古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艺术才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