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居旷宜夏,嘉树覆前荣。
南风蔼繁绿,幽禽时一鸣。
理栉阳光启,奏琴凉月生。
逍遥自旦暮,于以畅闲情。
【注】崔生:崔公之弟,名士秀
- 轩居旷宜夏(轩:窗)
- 嘉树覆前荣(嘉树:好的树木;前荣:前面有荣光)
- 南风蔼(蔼:草木茂盛的样子)繁绿(南风:温暖的风;蔼:和蔼、茂盛的样子)
- 幽禽时一鸣(幽禽:隐士的鸟;时:不时,有时)
- 理栉阳光启(理:整理;栉:梳头;启:开始、开始做某事)
- 奏琴凉月生(奏琴:弹奏琴曲;凉月:明亮的月光)
- 逍遥自旦暮(逍遥:自由自在;自旦暮:从早到晚)
- 于以畅闲情(于:因为;以:表目的;畅:畅快、尽情享受;闲情:清闲的心情)
【赏析】
本诗是一首题画。题目中的“南轩”指的是崔公的南面房屋,也就是他的书斋。崔公的书斋位于南边,所以叫做南轩。崔公是个隐士,喜欢山水。这首诗就是写他在南轩中欣赏美景,吟咏自然,寄情山水的情趣。全诗四句,每句五字,押韵严谨。
第一句:“轩居旷宜夏”,意思是说崔公住在南边,那里开阔明亮,非常适宜夏季。
第二句:“嘉树覆前荣”,意思是说那里有好树,树荫覆盖着前面的景色,显得十分华丽。
第三句:“南风蔼繁绿”,意思是说温暖的南风吹过,使茂密的树叶显得更加浓绿,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
第四句:“幽禽时一鸣”,意思是说隐士们时常在树上啼鸣。这里的“幽禽”指的是那些生活在山林之中的鸟儿,它们常常发出悠扬的叫声。
第五句:“理栉阳光启”,意思是说崔公整理好自己的头发,准备去迎接美好的一天。这里的“理栉”指的是整理头发的意思。
第六句:“奏琴凉月生”,意思是说崔公在月光下弹奏着优美的乐曲。这里的“奏琴”指的是弹琴,而“凉月生”则描绘了月光如水般的美丽景象。
最后一句:“逍遥自旦暮”,意思是说崔公从早到晚都过得自由自在。这里的“逍遥”指的是快乐、自在的样子。
这首诗通过对崔公南轩的描绘,展现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比喻,将崔公的生活情趣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士生活的喜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