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戒严装,送别河之干。
北风塞上起,黄沙浩漫漫。
冰雪日以繁,徒旅日以寒。
不悲道路远,所愁衣裳单。
从行义不可,徒使摧心肝。
流光信奔驰,君归有时待。
但惜少年去,坐令颜色改。
【注释】
戒严:指军队戒备。河之干:黄河岸边。塞上:塞外,边塞。日以繁:每天。徒旅:行旅,行人。摧心肝:形容极度悲痛。
【赏析】
《古别离》是乐府《相和歌辞》旧题,属瑟调曲。这是一首写征人远去的离别诗。
首句“清晨戒严装”,点明出征的地点和时间。清晨,即拂晓时。此时,天刚亮,人们还未起床,所以“戒严装”。这是从侧面描写出发的时间。第二天一早,战士们就整装待发,准备出发征战了。
第二句“送别河之干”,交代出征的地点,即黄河两岸。在古人的观念中,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黄河两岸,就是中原大地,也是古代战争的主要战场之一。诗人用“送别”二字,既表明自己要为国远征,又表达了对战友们的依依不舍之情。
第三句“北风塞上起”,点明出征的方向。塞上,指北方边地。北风,即寒风。塞上寒,说明天气已经转冷。这两句,既写出了出征的季节、时间和地点,又渲染了出征时的艰苦环境。
第四句“黄沙浩漫漫”,进一步渲染出征时的恶劣气候条件。黄沙弥漫,无边无际,可见其荒凉、贫瘠的程度。这一句既写出自然景象,又写出了将士们面临的严峻形势。
第五句“冰雪日以繁”,进一步描绘将士们在塞外艰苦生活的情景。这里,诗人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在冰天雪地的环境中,太阳照射下来,白雪反射的光芒更加耀眼,仿佛冰雪比往常更加繁盛了。这样,不仅写出了自然环境的严酷,也写出了将士们生活的艰辛。
第六句“徒旅日以寒”,进一步写将士们在艰苦环境中的生活状况。在这里,“徒旅”是指行军途中的旅客。他们每日都在寒冷的环境中行走,生活越来越困难。这样写,既揭示了将士们生活条件的艰苦,又烘托了他们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第七句“不悲道路远”,直接表达将士们对家乡的眷恋之情。他们虽然知道路途遥远,但并不为之担忧。因为,他们知道家乡的人们一定会想念他们,等待他们的好消息。
第八句“所愁衣裳单”,进一步表现了将士们对家乡的深切思念之情。这里的“衣裳”指的是战衣。因为长期战斗,将士们的衣裳破旧不堪,难以御寒。这样写,既反映了将士们生活的艰难困苦,也表达了他们对家乡的深情厚谊。
第九句“从行义不可”,直抒胸臆,表达将士们对国家安危的忧虑。从字里行间可以看出,将士们深知自己肩负着保家卫国的重大使命,因此,无论多么艰难险阻,他们都义无反顾地奔赴前线。
第十句“徒使摧心肝”,进一步强调将士们为国家、为民族而献身的决心和勇气。这里的“摧心肝”是夸张的说法,意思是说,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即使牺牲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这样写,既表现了将士们舍生忘死的英勇精神,也表达了他们对国家的赤子之心。
第十一句“流光信奔驰”,用“流光”比喻将士们日夜兼程、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这里的“信”是确实的意思,即确实如此。这句的意思是说,将士们日夜兼程、奋勇向前的精神风貌是确实存在的。
第十二句“君归有时待”,表达将士们对胜利的渴望和期盼。这里的“君”是指敌人,也就是敌军。因为这首诗是为即将出征的将士们而作的,所以这里的“君”应该是指敌人,而不是指朝廷。这句的意思是说,希望敌军早日被消灭,让将士们早日平安归来。
第十三句“但惜少年去”,表达将士们对青春年华的珍惜之情。这里的“少年”指年轻的战士。因为年轻人精力旺盛、意志坚强,所以在战场上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这句的意思是说,只惋惜年轻的战士离开,使他们失去了与战友并肩作战的机会。
第十四句“坐令颜色改”,进一步强调将士们为国家和民族付出巨大牺牲的决心和勇气。这里的“颜色”可以理解为脸色或面容。因为长时间的战斗,将士们的脸色变得憔悴不堪,这就是因为他们为国家和民族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牺牲。
【译文】
清晨我严装待发,送别河滩上的同伴,
北风吹起塞外的荒草,漫天的飞沙遮天蔽日。
冰雪消融日日增多,长途跋涉的人日益消瘦,
不因离乡背井而忧伤,只为衣衫褴褛而忧愁。
同去的同伴义不容辞,徒然令我肝肠寸断,
时光飞逝如箭在弦,你什么时候能回到家乡?
只是可惜年轻力壮的小伙子,白白地让容颜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