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朝尚忆当时事,我去明朝公入台。
岳柱摧边忽英簜,海尘扬处又蓬莱。
梦阑杞国忧天痛,世换辽东避地回。
似尔全归亦安憾,贞元遗曲自生哀。

【解析】

此诗是诗人为故相李德裕而作的挽歌。诗人在诗中回忆了与李德裕的友谊,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悼念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之情。

其一:“同朝尚忆当时事,我去明朝公入台。”这两句是说,当年我与李德裕一起做官时,你还没有入朝当宰相。如今,你明天就要到朝廷去任职了。这里,“同朝”指作者与李德裕一起任官时的密切关系;“入台”指李德裕将要出任宰相。“我”即作者自己。“明朝”指未来。这里,“我”指自己。

其二:

“岳柱摧边忽英簜,海尘扬处又蓬莱。”“岳柱”指华山。“英簜”指剑锋。“海尘”指海浪。“蓬莱”指传说中的神山名。这里,“岳柱”指华山;“英簜”指宝剑;“海尘”指海浪;“蓬莱”指传说中的神山。“忽英簜”,意为忽然挥起宝剑;“蓬莱”,意谓大海之中有神山。“忽”,意思是忽然,突然之间;“又”,意思是再、又。“蓬莱”,意谓大海深处有神山,用此来比喻李德裕如神龙一般,飞腾入仕途,出将入相。这句的意思是:华山之巅,忽然间举起宝剑,海潮翻涌之处又有蓬莱仙境。这两句是说:华山之巅,忽然间举起宝剑,海潮翻涌之处又有蓬莱仙境。这是对李德裕入朝任职的美好祝愿。这两句诗运用比兴手法,以华山之巅、海潮翻涌之处有蓬莱仙境的神奇景象,比喻李德裕入朝任职的美好前程。

其三:

“梦阑杞国忧天痛,世换辽东避地回。”这里,“梦阑”指梦境结束之时;“杞国”,春秋时期的一个小国名,这里泛指小国家或弱国;“忧天”,意谓担忧天下苍生;“辽东”,指今辽宁一带地方,这里泛指偏远地区。“避地”指躲避战乱。“辽”,指辽河。“地”,指中原大地。“回”,意谓返回。这两句的意思是:梦醒之时,忧虑天下苍生;世事变化太快,远离中原之地,躲避战乱。这里,“杞国”,指弱小国家;“忧天”,意谓担忧天下苍生;“辽东”,指偏远地区;“避地”,意为躲避战乱。“辽”,指辽河流域;“地”,指中原大地。“回”,意谓返回。这两句是说:梦醒之时,忧虑天下苍生;世事变化太快,远离中原大地,躲避战乱。这两句是说:梦醒之时,忧虑天下苍生;世事变化太快,远离中原大地,躲避战乱。

其四:

“似尔全归亦安憾,贞元遗曲自生哀。”这两句是说:你能够平安归来就心满意足了;贞元的《遗曲》自然会产生悲伤的情绪。这里,“似尔”,意为你这样的;“全归”,意为平安归来;“安”,意谓安定、满足;“恨”,指遗憾、悲伤;“贞元遗曲”,指唐玄宗所作的《遗曲》,这里借代李德裕的《遗曲》。“自生哀”,意谓自然产生悲伤的情绪。这两句是说:你能够平安归来就心满意足了;贞元的《遗曲》自然会产生悲伤的情绪。这两句是说:如果你能够平安归来就心满意足了;贞元的《遗曲》自然会产生悲伤的情绪。这两句是说:如果你能够平安归来就心满意足了;贞元的《遗曲》自然会产生悲伤的情绪。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为故相李德裕而作的挽歌。诗人在诗中回忆了与李德裕的友谊,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悼念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之情。诗前四句写李德裕入朝后的情景,表现诗人对他的深情怀念;五至七言写诗人对李德裕的追忆以及对其入朝后的忧虑心情;最后两句写诗人对李德裕的追忆以及对国家前途的担忧。全诗语言平实质朴,感情真挚深厚,是一首悼友之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