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暾上高树,雾卷海天遥。
劲气乘寒凝,严威见日销。
钟清出远寺,马滑恐危桥。
稍逼南枝暖,疏花破寂寥。
【注释】
会霜晴:在霜降的晴明天气中。会,适逢、恰逢。
朝暾(tūn)上高树:早晨阳光照在初升的太阳上,使树木上的露珠闪闪发光,如同晨光照耀着初升的太阳。
雾卷海天遥:浓雾笼罩着大海,远山在雾气中隐去。
劲气乘寒凝:凛冽的寒风把雾气吹得更加浓密,凝结成一片片白茫茫的雾。
严威见日销:太阳的威力使寒冷的雾逐渐消散,露出了明媚的景色。
钟清出远寺:清晨的钟声从远处传来,声音清脆悦耳。
马滑恐危桥:马儿害怕过滑溜的桥梁,不敢前行。
稍逼南枝暖:随着阳光逐渐升高,南边的树枝被温暖的阳光照射着,显得生机勃勃。
疏花破寂寥:稀疏的花朵在寂静的树林中显得格外美丽,打破了周围的寂静。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霜降天气景象的五言绝句。首两句写霜后初晴的景象,第三四句写诗人登山观景时的所见所感,末两句写诗人登山观景时的心理感受。
“朝暾(tūn)上高树,雾卷海天遥。”这两句写霜降之后初晴的景象。“朝暾”指早晨的阳光。“高树”指高大的树木。“雾卷海天遥”形容浓雾弥漫,海天一色,远处的山峦和近处的树木都笼罩在一层薄薄的雾气之中,宛如一幅水墨画。这两句诗通过写雾气弥漫的景色,为下文诗人登山观景作了铺垫。
“劲气乘寒凝,严威见日销。”这两句写诗人登山观景时所看到的景色。“劲气乘寒凝”是指凛冽的寒风将雾气吹得更加浓密,凝结成一片片白茫茫的雾。“严威见日销”是指太阳的威力使寒冷的雾逐渐消散,露出了明媚的景色。这两句诗通过写雾气消散的景色,表现了霜降之后初晴的景象。
“钟清出远寺,马滑恐危桥。”这两句写诗人登山观景时所听到的声音和所感受到的危险。“钟清”是指寺庙里传出的钟声清脆悦耳。“马滑”是指山路湿滑,容易打滑。“恐危桥”是说诗人担心过滑溜的桥梁。这两句诗通过写听钟声和过桥梁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内心对安全的担忧和对美景的珍惜之情。
“稍逼南枝暖,疏花破寂寥。”这两句写诗人登山观景时所感受到的美景和心情。“南枝暖”是说南方的树枝被温暖的阳光照射着,显得生机勃勃。“疏花破寂寥”是说稀疏的花朵在寂静的树林中显得格外美丽,打破了周围的寂静。这两句诗通过写南边树枝被温暖阳光照射和稀疏花朵打破寂静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这首诗通过对霜降之后初晴景象的描绘,以及登山观景时所见所感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同时,诗中的一些意象如“朝阳”、“雾”、“海”、“松涛”、“寒风”、“雪”、“山”、“溪”等,也都富有诗意,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独特感悟和艺术才能。这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