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三旬里,浑无几日晴。
轩墀檐雀浴,农室灶蛙鸣。
点滴疑天漏,汪洋觉地平。
烟蓑樵水稻,此去若为生。
九月廿七日
这首诗是诗人在九月二十七日(即重阳节)所做。
译文:
九月三十天,几乎没有几天晴朗。
轩墀檐下的麻雀正在洗澡,农舍里烧火做饭的蛙叫声不断。
雨水滴滴答答好像天空被漏水,大水淹没了大地,感觉地面平坦如席。
渔夫披着烟蓑撑着船去打鱼,不知道这趟出海能活几天。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秋天农事和天气变化的诗。
首句“九月三旬里,浑无几日晴”直接点明时令为深秋时节,此时阳光少,多阴雨。接着通过描绘屋檐下麻雀、农舍中蛙声等细节,生动地展现了深秋的乡村景象。
颔联“轩墀檐雀浴,农室灶蛙鸣”,进一步描绘了深秋农村的生活场景。檐下的麻雀在屋檐下洗澡,农舍里的灶台旁传来蛙的叫声,这些细节都展现了秋天的宁静与和谐。
颈联“点滴疑天漏,汪洋觉地平”,则将读者的视角拉高,从宏观上感受深秋时节的自然变化。水滴从高处落下,仿佛是天上的水珠掉落;而整个大地都被雨水淹没,仿佛是平地。这两句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形象地描绘了深秋时节的大雨景象。
尾联“烟蓑樵水稻,此去若为生”则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无奈和忧虑。他披着烟蓑撑着船去打鱼,却不知道这次出海能否活着回来。这句诗既反映了农民生活的艰辛,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无奈和焦虑。
整首诗通过描绘深秋的乡村景象、自然变化以及农民的生活状态,展现了一幅美丽的田园画卷。同时,诗人通过对自然的观察和思考,表达了自己对人生、命运和理想的追求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