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像耆英古有堂,先生鬓发已苍浪。
写书简竹枯鲜碧,临帖笺藤捣硬黄。
潮汐去来溪一曲,垣墉周匝树千章。
执经弟子皆循饬,道统真传溯紫阳。
这首诗是诗人张耒对一位名叫张林泉的老者的回应之作。以下是逐句的解释:
绘像耆英古有堂,先生鬓发已苍浪。
- “绘像耆英”指的是古代对于年长有德者的画像或塑像,这里可能指的是张林泉的肖像画或者他的雕像。而“先生鬓发已苍浪”则形容张林泉的头发已经斑白了,形象地表达了他对这位智者的敬意和尊敬之情。
写书简竹枯鲜碧,临帖笺藤捣硬黄。
- 这里的“简”指的是书写用的竹子,而“笺”则是用于写字的纸张。诗句中的“竹枯鲜碧”描绘了书写时使用的竹简,虽然已经干枯,但颜色依然鲜绿如翠。而“藤捣硬黄”则描绘了书写时使用藤条制成的笔杆,虽然质地坚硬,但书写出的字迹却显得饱满有力。这两句诗展现了诗人对书法艺术的喜爱和精湛的技艺。
潮汐去来溪一曲,垣墉周匝树千章。
- “潮汐去来”指的是潮水涨落的自然现象,而“溪一曲”则形象地描绘了一条曲折的溪流。这句诗通过描写溪流和周围环境的变化,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变迁的感慨。同时,“垣墉周匝树千章”中的“垣墉”指的是墙壁,而“树千章”则形容了周围的树木郁郁葱葱、繁茂成林的景象。这两句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和谐生活的向往。
执经弟子皆循饬,道统真传溯紫阳。
- “执经弟子”指的是学习儒家经典的学生,而“循饬”则表示他们遵循规矩、严谨治学的态度。这句诗赞扬了这些弟子们的勤奋好学和高尚品德。而“道统真传溯紫阳”中的“道统”指的是儒家学说的传承和发展,而“紫阳”则是指孔子的故乡鲁国(位于今山东曲阜)。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儒家文化的传承和发扬的重视以及对孔子的伟大贡献的敬仰之情。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五言律诗,通过对张林泉的描述和赞美,展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对道德学问的追求。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气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抒情,诗人表达了对前辈智者的尊敬以及对自己所学知识的自豪之情。同时,也体现了儒家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即尊师重道、勤奋好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