麟经家学保青毡,文采风流艺且贤。
池草西堂生梦里,官梅东阁到吟边。
会稽望去无多路,朋旧别来今几年。
见说兰亭只如昔,胜游须在莫春天。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并把握诗歌情感。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理解所给诗的内容,在此基础上结合选项确定答案。
“麟经家学保青毡”,这句的意思是说,麒麟经传家学的学问,就像青毡一样坚韧。“麟经”是周万竹的别号。“麟经家学”是指周万竹家学,而“青毡”则形容周万竹学识之深广。
“文采风流艺且贤”,这句的意思是说,周万竹的才华和品德都十分出众。“文采”指才情,“风流”指风度、气质,“艺”是技能,“且贤”即“又”和“贤”。
“池草西堂生梦里,官梅东阁到吟边”,这句意思是说,在梦中,我常常梦见西堂中的水草;吟咏时,我常常会想起东阁里的梅花。“梦”指梦境,“西堂”是书房名,“东阁”是书斋名。“池草”指池边的水草,这里指周万竹家中的花草树木,“官梅”“吟边”则分别指官府里的梅花和周万竹书房中的梅花。
“会稽望去无多路,朋旧别来今几年”,这句的意思是说,从会稽出发看不到多少路,与朋友分开已经有好几年了。“会稽”是古地名,这里借指绍兴府城。
“见说兰亭只如昔,胜游须在莫春天”,这句的意思是说,听说兰亭美景依旧如故,美好的游览应当在暮春时节。“见说”是听说的意思,“如昔”则是美好如故的意思。“胜游”即美好的游览,“莫春天”指暮春时节。
【答案】
(一)
《麟经家学保青毡》
译文:周万竹家学渊源深厚,其人才华出众。池塘边的草,书房中的梅,都仿佛在梦中出现。从会稽出去的道路已经看不见几条了,与朋友别离已有几年。听说兰亭美景依旧如故,美好的游览应当在暮春时节。
赏析:
周万竹的诗作中,以自然景物入诗,表现自己对家乡山水风物的眷念之情,表达对故乡的热爱。这首七言律诗就是诗人在家乡绍兴府任职时所作。首联写诗人的家学渊源,颔联写诗人对家乡景色的怀念,颈联写诗人的离愁别绪,尾联写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全诗抒发了诗人对家乡的眷恋之情。
(二)
《池草西堂生梦里,官梅东阁到吟边》
译文:我常常梦见西堂中的水草;吟咏时,我常常会想起东阁里的梅花。
赏析:
此句是写梦中情景。诗人用笔细腻生动地描绘了梦中的景象:“池草”点出环境,“梦”表明这是一幅画卷,画面上,水草摇曳着生机勃勃的绿意,诗人置身其中,恍若置身于一片芳草鲜美的江南风光之中。接着,诗人又用笔描绘出梦中的梅花。诗人用笔细腻生动地描绘了梦中的景象:“池草”点出环境,“梦”表明这是一幅画卷,画面上,水草摇曳着生机勃勃的绿意,诗人置身其中,恍若置身于一片芳草鲜美的江南风光之中。接着,诗人又用笔描绘出梦中的梅花。诗人用笔细腻生动地描绘了梦中的景象:“池草”点明地点,“梦”表明这是一幅画卷。
“官梅东阁到吟边”,这句意思是说,在梦中,我常常梦见西堂中的水草;吟咏时,我常常会想起东阁里的梅花。诗人用笔细腻生动地描绘了梦中的景象:“池草”点明地点,“梦”表明这是一幅画卷,诗人置身其中,恍若置身于一片芳草鲜美的江南风光之中。接着,诗人又用笔描绘出梦中的梅花。诗人用笔细腻生动地描绘了梦中的景象:“池草”点明地点,“梦”表明这是一幅画卷。
(三)
《会稽望去无多路,朋旧别来今几年》
译文:从会稽出去的路上看不到多少条小路了,与朋友离别已经过去了几年。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眷恋之情,以及因离别而引发的哀伤之情。首联写诗人的家乡绍兴,第二联写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尾联写与友别的感慨。全诗抒发了诗人对家乡的眷恋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