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老归来鬓已秋,山中庐墓境深幽。
田园已遂陶彭泽,乡里争称马少游。
戏彩庭前思远道,解缨风外濯清流。
新诗题寄浑难和,笔力高于五凤楼。
【注】:
1.次曹雪林见寄韵:曹雪林的诗作。
2.告老:辞官退休。
3.庐墓:指安葬先人的坟墓。
4.田园已遂陶彭泽:陶渊明曾隐居田园,这里比喻归隐山林。
5.乡里争称马少游:马少游曾获朝廷征召,后辞官归隐,与陶渊明同为隐逸之士。
6.戏彩庭前思远道:戏彩是古代的一种礼仪,表示对远方客人的欢迎。
7.解缨风外濯清流:解开帽子,让风吹拂着头发在清水中洗澡。
8.五凤楼:古代建筑物名,这里代指高官显位。
【解析】:
这是一首酬答诗,作者在收到曹雪林的诗后,写下这封回信,表达了他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生涯的厌倦。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分体现了诗人的高洁品格和淡泊名利的情怀。
【译文】:
我已告老归田,鬓发已经泛白。我选择山居,远离尘嚣,寻找一处深幽之地。我的田园生活已经实现了陶渊明的理想,乡里的人争相称颂我像马少游一样有才气。我在院子里欣赏着戏彩的美景,心中却想着遥远的他乡。我摘下帽带,任由清风拂过我的头面,在清澈的流水中洗去尘世的烦恼。你的新诗让我难以回应,但我的笔力却能与五凤楼媲美,你不必担忧。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酬答诗,作者在收到曹雪林的诗后,写下这封回信,表达了他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生涯的厌倦。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分体现了诗人的高洁品格和淡泊名利的情怀。
诗的开头直接点明了自己的状态:已是告老还乡,鬓发已白。这种状态的选择,既是一种无奈,也是一种追求。接下来,作者描绘了自己选择山居的原因:这里的山水深深,让人感到宁静和舒适。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官场的厌倦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诗人又描述了自己田园生活的美好:我已实现了陶渊明的理想,乡里的人争相称颂我像马少游一样有才气。这不仅是对过去生活的回顾,也是对未来生活的展望。
诗人又通过“戏彩庭前思远道”、“解缨风外濯清流”等句子,表达了自己对远方的思念以及对官场生活的厌倦。这些句子都充满了诗意和情感,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深处的挣扎和痛苦。
诗人以“新诗题寄浑难和,笔力高于五凤楼”结束了整首诗。这句话既是对自己诗歌创作的自信,也是对曹雪林的尊重和赞赏。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官场生活的厌恶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分体现了诗人的高洁品格和淡泊名利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