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山盘曲带诸峰,与客寻幽向此中。
溪色秋同天色净,篱花晓裛露花浓。
云林泉石清深处,人物衣冠太古风。
酌酒赋诗忘路远,放船归晚意无穷。
注释:干山的山脉蜿蜒曲折,与众峰相依。我与友人寻找幽静之地,来到这里。
溪水的颜色与秋天的天空一样明亮,篱笆上花朵沾满了露珠,显得更加鲜艳。
云林泉石在清幽的深处,人物和衣冠都具有远古时代的特点。
斟着酒赋诗忘却路途遥远,放船回家时意犹未尽。
赏析:此诗是诗人于宣和二年(1120年)秋游干山时的即兴之作。全诗以干山为中心,通过对干山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
前两句“干山盘曲带诸峰,与客寻幽向此中”写山势和游山的情景。干山形如卧龙盘曲,群峰环绕,十分秀丽。诗人邀请好友前来寻幽访胜,来到山中,领略其风光之美。
后两句“溪色秋同天色净,篱花晓裛露花浓”则主要写山间溪水和篱笆旁的花。秋天,溪水清澈透明,如同天空一般。篱笆上的花朵,清晨被露水的滋润,显得格外鲜艳。
第三联“云林泉石清深处,人物衣冠太古风”进一步描写了干山的景致。山上的云林、泉水和石头都显得非常清新,宛如仙境一般。这里的人物和衣冠都是古代的样子,透露出一股古老的气息。
第四联“酌酒赋诗忘路远,放船归晚意无穷”,则是诗人在游览干山之后的感受和体会。他举杯饮酒赋诗,完全忘记了路途的遥远。傍晚时分,他乘船归去,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满足和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