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三日雪花稠,作阵随风卒未休。
屋宇高低银盖覆,郊原远近玉雕锼。
将军好问平吴策,高士谁乘访戴舟。
九万车夫多冻馁,定应未到济宁州。

《腊月廿七日雪》这首诗是明代陶宗仪所作,通过描绘立春时节的雪景,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和现实的深深感慨。下面将对这首诗逐句进行解读:

  1. 首联
  • 诗意解析:这句诗描述的是立春三天后大雪纷纷扬扬地飘落,雪花像士兵一般作阵形随风舞动,但并未停歇。这里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雪花赋予了士兵和将领的形象,展现了一幅壮美而充满力量的画面。
  • 关键词释义:立春、雪、士兵、将领
  • 赏析:《腊月廿七日雪》中的首联以宏大的气势开篇,为全诗定下了悲凉而又雄浑的基调。通过“雪作阵随风未休”这一形象的描述,诗人成功地营造出一种凛冽而持久的冬日景象,使得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银装素裹的世界之中,感受到大自然的威严与壮丽。
  1. 颔联
  • 诗意解析: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雪中的景象,屋宇高低被白雪覆盖,如同被银盖覆;郊原远近则如玉雕般精致玲珑。这里的“玉雕”比喻了田野上那些被积雪雕刻出的独特图案,形象地描绘了冬日农田的美丽景色。
  • 关键词释义:屋宇、高低、玉雕、郊原、远近
  • 赏析:颔联通过对比和映衬,增强了诗歌的画面感和层次感,使读者能够更加生动地感受到冬日乡村的宁静与和谐。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界之美的赞美之情。
  1. 颈联
  • 诗意解析:这两句转而从现实生活出发,将军们询问关于平吴的策略,高士谁乘访戴舟(即访戴船,泛指访求贤才或寻求知识的船只)。这里的“平吴策略”指的是平定江南的策略,而“访戴船”则象征着寻找贤才的行为。
  • 关键词释义:平吴、策略、访戴、舟
  • 赏析:颈联通过对话的形式,展现了当时社会的现实问题,既有对国家大事的关注,也有对人才选拔的思考。这种表达方式使得诗歌更具深度和广度,引人深思。
  1. 尾联
  • 诗意解析:最后两句描述了九万车夫因寒冷而冻饿,但他们仍然没有到达目的地济宁州。这里的“未到济宁州”意味着他们未能完成任务或未能及时抵达目的地。
  • 关键词释义:九万车夫、冻馁、未到济宁州
  • 赏析:尾联通过描写九万车夫的困境,表达了诗人对于社会底层人民的同情和关注,同时也反映了历史的沉重和时代的变迁。这种表达方式使得诗歌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社会责任感。

《腊月廿七日雪》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历史和现实的深刻思考与感悟。通过对这首诗的解读,不仅能够欣赏到其精湛的文学艺术,还能够领略到其中蕴含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