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茅茨住碧山,柴门无客昼长关。
移家更入云深处,城市终年不往还。
注释:在山中隐居
简陋的茅舍居住在碧绿的山冈,柴门无人时白昼也关闭。
搬家后更进入云深之处,城市里终年不来往。
译文:
我住在山中的小茅屋,碧山之下,柴门无人而长日闭门。
搬家后更进入云深处,城市里终年不来往。
赏析:
这是一首隐逸诗。诗人以“小小茅茨”四字点出居处简陋,与首句相呼应。“住碧山”,即“住青山”。这两句描绘了诗人的隐居之所,既远离尘嚣,又近山傍水,环境宜人。接着,诗人通过“柴门无客昼长关”一句,描绘了诗人的隐居生活,白天不开门见客,晚上才出来走走。这里的“柴门”和“昼长”都体现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最后两句“移家更入云深处,城市终年不往还。”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隐逸生活,他选择搬到了更高的地方,远离城市的喧嚣。这种隐居生活虽然辛苦,但诗人却乐在其中,因为这样的生活让他可以更好地接近自然,感受自然的美。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热爱和向往。同时,它也反映了古代文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以及他们对于自然、宁静、和谐生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