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滚长江出全蜀,一派波涛泻寒玉。
天设巨堑鸿蒙先,厥德灵长纪南服。
滥觞岷松略巴梁,分源崌崃走豫章。
吐吞沅澧引沱澨,包括洞庭纳鄱阳。
玉垒蛾眉两旁礴,石镜武担连剑阁。
合江西头万里桥,汉使入吴曾驻泊。
丈人拔地高青城,翠浪起伏势东倾。
雪山去此知几许,一览如隔芙蓉坪。
丞相祠前森老柏,支机石在君平宅。
浣花溪碧草堂幽,越王宫殿成狼籍。
中岩林泉嘉处多,相传尝栖诺讵那。
慈姥老龙亦共止,岩阿小寺埋薜萝。
渡泸亭对诸夷路,尚疑果从何处渡。
鱼复浦中八阵图,前后纵横经纬布。
滟滪撒发怒莫婴,黑石狞恶荼槽并。
巫峡之险复愈此,凝真观前如震惊。
十二峰峦罗翥凤,船过神鸦管迎送。
吒滩直接归州滩,自昔号为人鲊瓮。
黄牛庙睇黄鹤楼,云梦泽通鹦鹉洲。

诗句输出:

滚滚长江出全蜀,一派波涛泻寒玉。

天设巨堑鸿濛先,厥德灵长纪南服。

译文输出:
滚滚长江从四川的全域流出,带着波浪和寒冷的玉色。
天地间巨大的峡谷,就像是天然形成的屏障,它的恩赐使得南方的土地永远繁荣昌盛。
江水从岷山流出,经过巴县、梁州,最终流入了豫章地区。
江水奔流不息,仿佛要将整个南方都带入寒冷的玉色之中。
天地之间巨大的峡谷,就像是天生的屏障,它的恩赐让南方的土地永远繁荣昌盛。
江水从岷山流出,经过巴县、梁州,最终流入了豫章地区。
江水奔流不息,仿佛要将整个南方都带入寒冷的玉色之中。

注释输出:

  • 这首诗描绘的是长江的壮阔景色和其带来的寒冷气候。
  • “滚滚”形容江水的流动声势浩大,”寒玉”则形容江水的颜色冷冽如玉。
  • “天设巨堑”指的是天地间自然形成的大峡谷,”鸿濛先”则表达了这是大自然的伟大创造。
  • “厥德灵长”是说这片土地因为有这样的河流而得以长久繁荣。
  • “滥觞”指江水的起点,”岷松略巴梁”描述了江水的源头以及它经过的地方。
  • “分源崌崃走豫章”说明了江水分成不同的支流流向不同的地区。
  • “吐吞沅澧”形容江水的气势之大,能够吞吐沅水与澧水。
  • “包括洞庭纳鄱阳”表示江水继续向南延伸,直到洞庭湖与鄱阳湖。
  • “石镜武担”可能指的是江水中的岩石或险滩,”连剑阁”可能是对剑门关的描述。
  • “合江西头万里桥”可能是指长江在江西段的一个著名桥梁——万里桥。
  • “汉使入吴曾驻泊”描述了历史上汉朝使者访问吴国时曾在此地停留。
  • “丈人拔地高青城”形容青城内山峰之高峻,”翠浪起伏势东倾”则描绘了山上云雾缭绕的景象。
  • “雪山去此知几许,一览如隔芙蓉坪”可能是指远处的雪山距离此处非常近,让人难以分辨。
  • “丞相祠前森老柏”描述了丞相祠堂附近的古老柏树。
  • “支机石在君平宅”可能是指一个著名的古迹或遗址,君平可能是当地的一位重要人物。
  • “浣花溪碧草堂幽”形容浣花溪边风景秀丽,环境宁静。
  • “越王宫殿成狼籍”描述了越王曾经的宫殿如今已是一片狼藉。
  • “中岩林泉嘉处多”强调了中岩地区的山水之美和众多景点。
  • “相传尝栖诺讵那”可能是在讲述关于某个传说或遗迹的故事,其中”诺讵那”可能是一个地名或传说中的地点。

赏析输出: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长江的壮阔景色和其带来的寒冷气候。诗人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长江流域的自然景观和文化遗迹。诗中的“天设巨堑鸿濛先,厥德灵长纪南服”,不仅表达了对自然景观的赞叹,也反映了对当地文化历史的尊重。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幅生动的长江画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