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林惨淡月欲堕,袅袅哀猿啼一个。
桥危霜重白于银,蹇驴行涩轻踏破。
魏公人品世莫俦,平生快意居庸游。
戏将丹青写八法,西风黄叶江南秋。
功名到手辞未得,玉带金鱼疲峻陟。
他年解印赋归来,濯缨亭下鸥波碧。

【赏析】

此诗作于元和六年(811),是诗人在长安时所作。赵嘏以画工的身分,为魏博节度使田季安画《秋林晓行图》,并作此诗赠之。

首联写景。首句“疏林惨淡月欲堕”,是描绘了秋天傍晚的景象:稀疏的树林里,天色已暗,月光将要落下了;次句写哀猿啼声。这两句描写了一个凄清的秋夜景象,烘托出了作者孤独凄凉的情感。

颔联是写桥上霜白,蹇驴行涩。“桥危”是说桥梁很危险,“霜重”是说霜雪很重,“白于银”是说像银子一样洁白,这两句写出了当时寒气逼人、霜雪满地的严寒景象,也暗示出作者内心的孤寂。

颈联用典。魏公即魏博节度使田季安,字公权;人品世莫俦,意思是说魏公人品高尚,举世难比。平生快意居庸游,意思是说魏公一生喜欢到幽美的山川中旅游,这里指他喜欢到西山游玩。戏将丹青写八法,意思是说魏公把画家的技法用得非常娴熟,能够画出各种景物。西风黄叶江南秋,意思是说秋风萧瑟,一片萧杀之气。这两句运用典故和拟人的手法,写出了魏公游山玩水的快乐心情。

尾联是抒情。功名到手辞未得,玉带金鱼疲峻陟,意思是说魏公已经功成名就,但却不能得到皇帝的赏识和重用。他年解印赋归来,濯缨亭下鸥波碧,意思是说将来有一天,魏公会离开朝廷,回到自己的家乡,在那美丽的濯缨亭下,看到那碧波荡漾的鸥鸟在水中嬉戏。这两句表现了魏公对朝廷的不满以及他对家乡的美好回忆和向往。

全诗通过描绘一个秋天的傍晚景象,表达了诗人对魏公的敬意和祝福。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无奈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