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沉为骨玉为肌,好处曾临阿母池。
雪后园林应有恨,篱边屋角立多时。
早开却被嫣红妒,未落先愁玉笛吹。
要识此花奇绝处,满窗唯有月明知。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梅花》。下面逐句解释:

水沉为骨玉为肌,好处曾临阿母池。
“水沉”指的是一种古代香料,常用于装饰和提炼香精,此处用来比喻梅花的香气浓郁而深沉。而“玉”则形容梅花的颜色洁白如玉。两句诗意在描绘梅花的色泽与香气,通过比喻手法,将梅花比作拥有美丽外表的事物,强调了梅花的美丽。

雪后园林应有恨,篱边屋角立多时。
“雪后园林”可能指的是冬天的景象,雪后的世界显得清冷而孤寂,梅花在这样的环境中生长,自然也会感到寂寞和忧愁。这里的“篱边屋角”可能是诗人观察的角度或地点,表现出梅花在寒冷中坚韧生长的姿态。

早开却被嫣红妒,未落先愁玉笛吹。
“嫣红”指的是鲜艳的红色花朵,这里用来形容其他花卉的颜色艳丽,使得梅花显得不那么显眼。而“玉笛吹”则暗示着春天的到来,梅花即将凋谢,但还未等到完全开放就已经被人们欣赏。这句诗表达了梅花虽美但命运多舛,早早被其他花朵所嫉妒。

要识此花奇绝处,满窗唯有月明知。
最后一句是对全诗的点睛之笔,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独特之美的赞叹。月亮作为夜晚的象征,能够照亮整个房间,使梅花的幽香弥漫开来。只有月光知道梅花的美,意味着梅花的美只有月光才能欣赏到。这句话既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赞美之情,又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

赏析:
这首诗以梅花为主题,通过对梅花的描写展现了其独特的美丽和气质。诗人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诗歌形象生动,富有情感。同时,诗人也通过对梅花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生命和自然的感慨和思考。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咏物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