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豫亨
【注解】 梅花集句,即用梅的诗句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貌楛神泽骨槎牙,萧索东风两鬓华(梅花):梅花的外貌是硬直挺拔,花骨朵如刀锋,梅花的神态像霜雪一样冷峻,但枝干又似风中摇曳的白发。萧索:寂寞、萧条之意。 甘与雪霜同冷澹(梅花):梅花甘愿与冰雪为伍,保持它的清白。参月半横斜(梅花):在月光下,梅花半边偏斜,如美人斜倚。 溪山冷落泥三尺(梅花):溪边的山峦冷落荒凉,地上积了三尺厚的污泥
【注释】 湖山摇落岁方悲,自恐冰容不入时:湖光山色在冬天显得萧条冷落,我不禁感到凄凉,恐怕我的清冷的容颜与这寒冷的季节不能相容。 但笑红芳夸艳冶,浑将绛雪点寒枝:只可笑那些艳丽的红花,竟敢在严寒中炫耀自己,好像在点缀着冰冷的树枝。 桥边野水通渔路,城外春风吹酒旗:小桥边流淌着一条野河,通向通往捕鱼的乡间小路;城外春风送暖,吹动着酒馆的彩旗。 正似美人初醉著,澹妆浓抹总相宜
诗名:《梅花集句》 郭豫亨(元初人,号梅岩野人) 雪后相看意更深,谩将一朵插铜瓶。 人生此乐须天赋,岁晚知心唯月明。 白鹤未归春已老,危阑倚遍酒初醒。 逋仙只说香和影,不是诗家莫浪评。 注释: - 本诗为《梅花集句》中的第六首,通过描绘梅花与雪景的交相辉映,表达了诗人对梅花之美的赞美及对自然之和谐的感悟。 - “雪后相看意更深”反映了诗人对梅花在雪后更显清高脱俗的赞赏
梅花集句 榾柮炉寒砚欲冰,舍南舍北雪犹存。 注释:榾柮(yuē)是一种古代的香炉,用来烧香。砚欲冰,指砚台因为寒冷而结冰。舍南舍北,指的是诗人居住的南边和北边。雪犹存,表示雪仍然保留在那里。 译文:香炉中燃烧着香料,寒冷的天气使得砚台都结了冰,我的住处南北两边都留有积雪。 赏析: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冬日的景象,通过对比和细节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深刻的感受。
梅花集句 天寒落日澹孤村,占断风情向小园。 翠羽啼花追昔梦,缟衣和雨立黄昏。 藓崖直上双飞屣,茅店惊寒半掩门。 忆得去年风雪里,江南石上对洼尊。 注释: 1. 天寒落日澹孤村,占断风情向小园。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寒冷的冬日景象,落日在天边显得格外地暗淡,村庄在寒冷中显得更加孤独。诗人用“占断”一词形容自己对这个地方的喜爱之情,仿佛这个小园成了他心中的一片净土。 2. 翠羽啼花追昔梦,缟衣和雨立黄昏
梅花集句 满地飘零更断肠,恐随春梦去飞扬。 柳摇台榭东风软,花扑玉缸春酒香。 驿使不来羌管歇,燕钗初试汉宫妆。 巡檐说尽心期事,几度凭阑到夕阳。 译文: 梅花如雪纷纷扬扬,洒满整个大地,令人心碎,更加悲伤。我恐怕随着春天的梦境而去,消失在无尽的天空中。 杨柳在春风中轻轻摇曳,台榭被风拂动,显得温柔而舒适。花朵扑打在玉石酒杯上,散发出春天的美酒香气。 由于没有使者的到来,羌管的声音也停止了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歌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此题要求“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属于综合考查题
梅花集句 注释: - 踏破溪边一径苔,与寻陈迹久徘徊。 - “踏破”:形容诗人深入探寻的坚定决心。 - “溪边一径苔”:描述一条小径在溪边的景致,苔藓覆盖的小径。 - “寻陈迹”:寻找旧时的痕迹或记忆。 - “久徘徊”:长久地徘徊,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回忆和留恋。 - 云漫陇树魂应断,风静寒塘花正开。 - “云漫陇树”:形容云雾缭绕的山峦和树木景色。 - “魂应断”:仿佛树枝上的花朵因思念而凋零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勾引春情出苑墙,无人知处忽然香。 - 注释:勾引,吸引;春情,春天的情意或氛围;出苑墙,走出花园;无人知处,没有人知晓;忽然,突然;香,花香。 - 译文:吸引春天的气息从花园里走出来,在无人知晓的地方突然散发出芬芳。 2. 愁连粉艳飘歌席,亦要天花作道场。 - 注释:愁连,忧愁连绵不断;粉艳,指花朵的粉色艳丽;飘歌席,飘落在宴会的席位上;亦要,也需;天花
这首诗是苏轼的《梅花诗》,全诗如下: 黯澹江天雪欲飞,屋檐斜入一枝低。 禽翻竹叶霜初下,春在花梢日未西。 晚岁风霜从冷澹,小园烟景正凄迷。 平生惯是思梅苦,多谢诗翁为品题。 注释与赏析: 1. 黯澹江天雪欲飞,屋檐斜入一枝低。 “黯澹”形容天色阴沉或景色暗淡。“江天”指江面和天空。“雪欲飞”意味着雪花即将降落,给人一种即将到来的寒冷感。“屋檐斜入一枝低”描绘了雪花飘落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