悍吏登门横索钱,人家供给正忧煎。
官粮预借三年后,军食尤居两税先。

《即事漫题五首》是元代诗人陈高创作的一组诗,这组作品以其简洁而深刻的风格,生动地描绘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状况,并表达了诗人对社会动荡和人民疾苦的深切关注。下面将逐句解读这首诗:

  1. 第一首的诗句:悍吏登门横索钱,人家供给正忧煎。
  • 关键词:悍吏、索钱、供给、忧煎
  • 注释:“悍吏”指的是那些凶狠粗暴的官吏,“索钱”即索取钱财,“供给”表示供应,“忧煎”则形容忧虑和焦虑。
  • 赏析:这首诗描写了一位家家户户都面临着官吏勒索,经济压力山大的情景。诗人用“悍吏登门横索钱”形象地描绘了官吏上门索要钱财的场景,展现了官吏的凶狠和贪婪;“人家供给正忧煎”则表现了这些家庭因官吏的勒索而产生的极度忧虑和焦虑。
  1. 第二首的诗句:官粮预借三年后,军食尤居两税先。
  • 关键词:官粮、预借、军食、两税先
  • 注释:“官粮”指官府征收的粮食,“预借”即预先借款,“两税先”中的“两税”指的是农业和徭役的税收。
  • 赏析:此诗反映了战争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官粮预借三年后”意味着政府为了军队的粮食供应,已经提前借取了农民多年的粮食,导致农民在丰收季节也要为即将到来的战争储备粮食;“军食尤居两税先”则说明军队的粮食开支在国家财政中占有很大的比例,甚至超过了正常的农业税收。
  1. 第三首的诗句:老翁忆子哭声哀,妇怨征夫去不回。
  • 关键词:老翁、子、哭、妇、怨、征夫、去不回
  • 注释:“老翁”“子”指家中的老人和孩子,“哭声哀”描述了孩子的哭声非常悲伤,“征夫”指的是远行的丈夫,“去不回”表示丈夫长时间未归。
  • 赏析:这首简短的诗通过描述一个家庭的困境,展现了战争对普通人生活的破坏。老人和孩子因为失去丈夫而感到悲痛,这种失去亲人的痛苦在战争中变得更加深重。
  1. 第四首的诗句:前日山中新战死,昨宵梦里见归来。
  • 关键词:新战死、梦、归来
  • 注释:“新战死”指的是不久前发生的战斗中牺牲的人,“梦”表示在梦中见到已故之人,“归来”则暗示了死者的灵魂回到人间。
  • 赏析:这首诗以梦境的形式表达了对战争中逝去亲人的怀念。诗人通过“新战死”和“梦归来”两个场景的对比,展示了战争的残酷性和人们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1. 第五首的诗句:不是风光近来别,祇缘兵战此时频。
  • 关键词:风光、近来别、兵战、此时频
  • 注释:“不是风光近来别”中的“不是”表示否定,“风光”通常指景色美丽,“近来别”意味着最近才分别,而这里的“别”可能是指离别或者别离的意思;“祇缘兵战此时频”中的“祇缘”表示只是由于,“兵战”指战争,“此时频”表示频繁发生。
  •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绘风景的美丽与战争的频繁,表达了作者对和平生活的渴望以及对战争的厌恶。战争不仅破坏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还使得人们失去了往日的美好时光。

陈高的《即事漫题五首》不仅是对其个人生活经历的记录,更是对那个时代社会的深刻反思。通过对这五首诗的解读,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元代社会的现实状况以及诗人对于社会问题的关切。同时,这些诗歌也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的魅力和深度,值得读者细细品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