巽山如层台,积翠俯城郭。
古木秀松槠,玄鸟隐楼阁。
雨散飞素云,风静语丹鹤。
游人日跻攀,杖屦相绎络。
陆郎吴中来,雅志好丘壑。
哦诗松间题,携酒石上酌。
我性亦爱山,方期结幽约。
兹焉送子去,登陟惨不乐。
远别已伤怀,真境况寥落。
伫立睇大江,孤舟入冥邈。

【注释】

  1. 巽山:即南陵,在今安徽宣城。层台:层层叠叠的楼台。
  2. 古木秀松槠:古树苍翠,松柏挺拔。
  3. 玄鸟:指燕子。隐:隐藏。
  4. 雨散飞素云:雨后白云飘荡。
  5. 风静语丹鹤:风吹过竹林发出沙沙的声音,好像丹鹤在鸣叫。
  6. 游人:游客。跻攀:攀登。
  7. 陆郎:陆逊字子敬,三国时期吴国名将。吴中:指吴郡一带,即苏州一带。
  8. 雅志:高雅的志向。好丘壑:喜好山水。
  9. 哦诗:吟诵诗歌。
  10. 携酒石上酌:拿着酒壶在石头上酌酒畅饮。
  11. 我性:我的性格或爱好。爱山:喜欢山。
  12. 方期结幽约:正打算与友人结为好友,互相约定要隐居山林。
  13. 兹:现在。焉:在这里。
  14. 此:这。兹焉送子去:现在就要送你走了。
  15. 登陟:登山。惨不乐:悲伤不悦。
  16. 远别:远行分别。伤怀:感到伤感。
  17. 真境况:真实的境界。寥落:孤单冷落。
  18. 伫立:站立。睇:看。大江:长江。冥邈:渺茫遥远。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写诗人送友人去南陵(今安徽宣城东南)游览,并作《巽山》诗相赠的情景。
    首联“巽山如层台,积翠俯城郭”。用“如”字领起,写南陵山势高峻,层层叠叠,青翠的山峰俯瞰着城池,形象地写出了南陵的地势特点。
    颔联“古木秀松槠,玄鸟隐楼阁”。两句都是从视觉角度来描写南陵的自然景观。“古木”、“松”“玄”等词都富有诗意,表现出南陵山的秀美和清幽,而“隐”字则把楼阁比作“玄鸟”,使整个画面显得更加生动、自然,也更有情趣。
    颈联“雨散飞素云,风静语丹鹤”。此联写南陵的天气变化,以及天气变化时所见到的自然景色。“雨散”二字,表现了雨过天晴后的晴朗景象;“飞素云”三字,写出了天空中云彩的变化;“风静”二字又写出了风的轻柔和安静;“语”字更是将丹鹤拟人化,写出了它们在风平浪静时悠闲自得的样子。
    尾联“游人日跻攀,杖屦相绎络”。此句是写南陵的游客们经常来此游玩,他们爬山涉水,络绎不绝,热闹非凡。而“杖屦相绎络”中的“相绎络”三字,则写出了人们行走时相互交错,络绎不绝的景象,既写出了南陵的繁华景象,也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离别的不舍之情。
    全诗以送别为线索,通过对南陵自然风光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离别的不舍之情。语言优美、流畅,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