洒泪湘妃不喜妆,和烟迷月涨秋塘。
翠盘影里呈妍白,恨煞诗人玉有香。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女诗人鱼玄机,字蕙兰。她出身于没落贵族家庭,自幼聪颖好学,擅长诗文,尤工七绝,被誉为“诗妖”。她的一生颇为坎坷,与李亿、温庭筠等均有情感纠葛。这首诗就是她写给一位名叫韩翊(一作韩翊)的才子的作品,表现了其对爱情的执着和无奈。
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翻译:
- 洒泪湘妃不喜妆,和烟迷月涨秋塘。
- “洒泪湘妃不喜妆”:这里的“湘妃”是指中国古代神话中的湘水女神湘君和湘夫人,她们在洞庭湖畔相会,泪滴成珠,传说为玉帝所赐的珍珠,因此被用来比喻泪水。这里用“洒泪”形容湘妃因思念而泪流满面的情景。
- “和烟迷月涨秋塘”:描述的是烟雾和月光交织在一起,使得秋日的池塘显得更加宁静而深远。这里的“和烟迷月”形象地描绘了夜晚的美景,而“涨秋塘”则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替。
- 翠盘影里呈妍白,恨煞诗人玉有香。
- “翠盘影里呈妍白”:这里的“翠盘”是指绿色的盘子或者荷叶,用来比喻湘妃的美丽。“呈妍白”表示湘妃在月光下显现出白皙如玉般的容颜,这是对她美貌的赞美。
- “恨煞诗人玉有香”:诗人因为湘妃如同玉一般的美丽而感到嫉妒,甚至有些恨意,因为他觉得自己无法与之相比。这里的“恨煞”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失落和不满。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爱情的深沉情感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同时,诗人巧妙地运用典故和象征手法,使得诗歌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魅力。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值得细细品味。
这首诗是一首抒情诗,通过对湘妃美丽而寂寞的形象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渴望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同时,通过对湘妃泪水的描写,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无奈。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独特,是中国古代诗歌中的佳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