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木旧山寺,霜清叶扫风。
已无鸡犬声,虚殿鸣秋蛩。
【注释】:
- 幽居四景山色:诗人隐居山林,四时景色各异。
- 落木旧山寺:秋天的树木凋零,山间的古寺显得格外萧条。
- 霜清叶扫风:清晨,霜气清冷,落叶被风吹动。
- 已无鸡犬声:昔日的鸡鸣狗吠已经消失。
- 虚殿鸣秋蛩:空寂的庙堂里传来蟋蟀的叫声。
-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隐居山林后,描绘了山林四季的变化和景物的凄凉之美。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
落木旧山寺,霜清叶扫风。
已无鸡犬声,虚殿鸣秋蛩。
【注释】:
```text 闷来弹鹊漫停梭,竹岛花潭思转多。 秋老莫言春度尽,若邪犹自惜凉荷。 【注释】 - 闷来:因心情郁闷而弹琴。 - 弹鹊:弹琴时发出的声音像是鸟鸣。 - 竹岛:岛屿上的竹子。 - 花潭:水中的花潭。 - 秋老:秋天已深。 - 莫言:不要说。 - 度尽:度过。 - 若邪:地名,这里指水边的凉亭。 - 凉荷:即荷叶,在秋季凉爽的水中显得特别美丽。 【赏析】
注释: - 风剪银潢雪满天:形容天空中飘洒的雪花像刀一样割过,银潢即银河。 - 蹇驴骑过灞桥边:蹇驴是指老迈或不健壮的驴,灞桥是地名,位于陕西长安西南,因汉文帝时曾在桥上设宴送别贵妃而得名,这里用来象征旅途的艰辛。 - 诗愁万斛应难载:形容诗人内心的忧愁沉重得像万斛(古代容量单位,一斛等于十斗,万斛就是一万个斗)的水一样,难以用言语表达。 - 非为驰驱老不便:意思是说
【注释】 闻笛:听笛子声。小楼,小楼阁,指深闺。飞,随风飘荡。暗度,暗中度过。梅花,梅花香。翠帏,绿色的帐幔。曲罢,乐曲完了。梦回,醒来。肠欲断,肠子都要断了(形容非常悲伤)。起看,起来看。秋月,秋天明亮的月光。色凝衣,月光映在身上。 【赏析】 这首小诗写的是一个女子听到夜半吹笛的曲子,由乐声而想到自己的处境和心情,由悲凉到伤感以至绝望的过程。 开头两句写女子听到夜半吹笛。“小楼吹夜笛声飞”
注释:暮春时节,听到黄莺在绿阴深处鸣叫。它唤醒了我的伤春之梦,让我起身走向蔷薇花下。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诗人通过描绘暮春时节黄莺啼叫的情景,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首句“暮春闻莺”直接点明了时间、地点和事件,为全诗定下了基调。接下来,诗人通过听觉和视觉两种感官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膏雨初乾风日晴,绿阴深处一声莺。”这两句诗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
注释: 饮尽春觞,兴转赊 —— 喝干春天的美酒,兴致越来越浓。 竹阴扶日印窗斜 —— 竹荫下阳光照射在窗户上,形成斜影。 骑驴踏遍吴山曲 —— 我骑着驴子走遍了吴地的山水之间。 处处东风出杏花 —— 到处都能看到春风中盛开的杏花。 赏析: 这首诗是林逋的《咏史》,通过描绘一幅幅美丽的画面,表达了他对春天的喜爱和对自然的热爱。 首句“饮尽春觞兴转赊”,意为喝完春天的美酒,兴致更加浓厚
【注释】 新月:即初月,刚生出来的月亮。庭除:庭院中的小路。惨悽(cuī qi凄):凄惨的样子。 【赏析】 此诗描写了诗人在庭院里拜谒新月的情景。新月刚刚出现,就下到院子里清扫庭院,他想要向月亮表达他的心愿,可还未开口,心里便感到凄楚悲伤了。全诗语言朴素,感情真挚,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注释】 陈图南:指晋代隐士陈抟,字图南。 避名:指隐姓埋名(即隐居不仕)。高卧:指隐居生活。白云深:指隐居的地方在山的深处。扶醉:扶着酒兴。骑驴:指骑马。碧岑:青山翠柏。惊堕处:指因醉酒而跌落的地方。遁时:指隐居时期。济时:帮助时代。心:指心思。 【赏析】 陈图南是唐末五代时期的一位著名的隐士。《咏史》这首诗是陈图南隐居生活的真实写照。 前两句“避名高卧白云深,扶醉骑驴下碧岑”
【注释】 1. 征雁:候鸟名,春天由南方飞回北方,秋天又向南方飞去。废织梭:废弃织布的梭子。2. 支颐:指斜着头沉思的样子。3. 芰(jǐ)荷:一种植物,茎可作菱角,叶可作荷叶。4. 荡:摇动的意思。5. 芰(jǐ):菱角。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京城失意后寄寓他乡时写的,诗中表现了诗人漂泊在外时的孤独和寂寞之情。首联写景,“征雁初闻废织梭”,点出季节,即秋季。此时,候鸟大雁南归
【注释】: 青衿(jīn):古指学生所戴的青色帽子,后泛指读书人。堂下青衿:形容学子勤学好问。日就文:每天进步。帐中丝竹:指音乐。遏行云:使天空的彩云为之停留。鲁壁:指孔子在鲁国传授《诗经》,孔子去世后,《诗经》失落多年。雅奏:高雅的音乐。洋洋:广大的样子。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诗,借颂扬古代学者的勤奋好学和对文学艺术的巨大贡献来表达作者对当时士子们的殷切期望
【注释】 1. 贾浪仙:指唐代诗人贾岛。他一生穷困潦倒,仕途不得意,却酷爱作诗,以苦吟著名。 2. 十二街:长安城十二条街道的通称。草色春:长安城的春天草色青翠,是长安的一个特点。草色春,即长安的春天草色青青。 3. 敲推:推敲诗句的意思。 4. 原已:原来。 【译文】 骑着驴子在长安城里走了很久,十二条街道上草木葱郁、一片春意。我并非是因为眼睛空阔、看不起京兆尹(唐时地方官名)的缘故
幽居四景山色 山月流素晖,小窗绝嚣响。 四壁寂无声,合座生灵爽。 注释: ①四景:指四种自然景色。②素晖:月光。③合座:指大家。④生灵爽:使万物都感到清爽。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通过描写山月、小窗、四壁、合座等景物,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意味,是一首优秀的咏物诗
这首诗是一首五言绝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之情。下面逐句进行解析: 1. 幽居四景山色:描述了隐居生活的美好。"幽居"意味着隐居的生活状态,而"四景"通常指四种美好的景色或景象,这里可能指的是四季的景色。 2. 渺渺涵秋色,澄澄生晓烟:这两句描绘了秋天的景象。"渺渺"形容天空广阔无垠,"涵秋色"则是指天空被秋天的色彩所覆盖,给人一种宽广、深邃的感觉。"澄澄"则形容晨雾清澈透明
【注释】 山色:山林的景色。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诗。首句“远山翠不减”是说,远处的青山依然苍翠,绿意盎然。第二句“满庭摇空青”则是说,庭院里满是青翠欲滴的树叶在飘动。第三句“坐对太古色”则是说,诗人端坐在院内,面对着那苍翠欲滴的远山,久久不愿离去。第四句“终日有馀情”则是说,这山色如此美好,诗人整日流连忘返,心中充满了喜爱之情。这首诗通过描写山色之美,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注释】龙鳞:龙的鳞片。石:指龙鳞石。横:平铺。青壁:青黑色的山崖。苍蛟:青色的龙。松下:在松树下。蟠:盘旋。日斜:日落时分。日斜:太阳即将落山。气湿:山中雾气蒸腾,湿润如水气。瘦甲:龙鳞石上的龙形图案。动:被触动。馀寒:残留的寒冷感。 【赏析】此诗是一首描写龙鳞石的诗歌。诗人通过对龙鳞石的描绘,表达了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首句“古石横青壁”,描绘了龙鳞石的古老和青黑色的特点
梅花 潇洒石池边,清标出自然。 东风零乱后,蜕甲玉蜿蜒。 注释:梅花潇洒地生长在石池的边上,清新的品格就像自然的风骨。东风过后,梅花凌乱了,但仍然保持着优雅的姿态,就像玉带一样蜿蜒曲折。 赏析:这是一首赞美梅花的诗作。诗人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出梅花的潇洒、清新和坚韧不屈的品质。诗中运用了比喻和象征等修辞手法,使整首诗歌形象生动,富有诗意
诗句:山合云初尽,溪阴下夕阳。 译文:山与云开始融合,天边刚刚出现夕阳的余晖。 注释:山(指山峰)和云彩开始融合在一起,天空中刚刚出现了夕阳的余光。 赏析:此诗描绘了一幅秋日山水画卷,从视觉感受出发,诗人用“山合云初尽”勾勒出一幅宁静而辽阔的山水背景,通过“山合云初尽”这一动态画面,传达出一种时间推移、自然更迭的意境。“溪阴下夕阳”则进一步细化这一场景,将视线转向溪流和夕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