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漏报高阁,榴亭出夜筵。
紫檀熏宝鼎,银烛散青烟。
灵籁生修竹,香风入夏弦。
露浓罗袖重,歌遏酒杯传。
诸妇酣春梦,双娥失翠钿。
玉山推不倒,看月背花眠。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释:
永漏报高阁,榴亭出夜筵。
- “永漏”指的是计时器,古代用来计算时间的工具。“高阁”可能是指一个高层建筑或者某个地方的高层。“榴亭”可能是一个特定的场所或者是宴会的名称。“夜筵”意味着这个宴会是在夜晚进行的。
紫檀熏宝鼎,银烛散青烟。
- “紫檀”是一种珍贵的木材,常用于制作家具和乐器。“宝鼎”可能是指一种装饰品或者是宴会上的一种器具。“银烛”指的是蜡烛,这里用来形容光线明亮。“散青烟”可能是指蜡烛燃烧产生的烟雾。
灵籁生修竹,香风入夏弦。
- “灵籁”指的是美妙的音乐声,这里形容宴会上的音乐非常动听。“修竹”指的是竹子,这里可能是指竹林中的声音。“香风”指的是带有香气的空气,这里形容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香气。
露浓罗袖重,歌遏酒杯传。
- “罗袖”指的是丝绸制的袖子,这里可能是指宴会上的女士们穿着华丽的衣服。“遏”在这里有抑制、阻止的意思。“歌遏酒杯传”可能是指宴会上的歌声和音乐声相互交织,互相影响,难以分辨谁是谁的歌。
诸妇酣春梦,双娥失翠钿。
- “诸妇”可能是指参加宴会的妇女们。“酣春梦”指的是沉浸在春天的美梦中。“双娥”指的是两个女性,可能是两位美丽的女子。“翠钿”指的是镶嵌在首饰上的绿色宝石,这里可能是指她们佩戴的饰品。
玉山推不倒,看月背花眠。
- “玉山”可能是指一座山峰,也可能是比喻男性的壮志未酬。“推不倒”表示无法阻挡。“看月背花眠”形容宴会结束,月亮升起时,人们纷纷入睡。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夜晚的宴会场景,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宴会的热闹气氛和人们的欢乐心情。诗中的“露浓罗袖重,歌遏酒杯传”等句子,运用了夸张和想象,使画面更加鲜明。整首诗语言优美,富有节奏感,读来朗朗上口,令人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