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言子邑,寂寞鼓鸣琴。
官舍冷如水,杏花春满林。
化风敦薄俗,清气集虚襟。
归去吴山下,青青草正深。

【注释】三年:三年前。言子邑:徐教授曾做过子邑县令。寂寞鼓鸣琴:形容人清高孤寂。官舍冷如水:形容官场的冷清。杏花春满林:春天杏花开,满树都是。化风敦薄俗:指教化风气淳厚朴实。清气集虚襟:指清风正气聚集于胸中。吴山:在今浙江省杭州市西湖西南。青青草正深:形容草木茂盛。

【赏析】《送徐教授晓山归武林》是唐代诗人钱起所作的一首送别诗。此诗首联写与徐教授分别的情景;颔联写官舍之冷、杏花之暖;颈联赞美徐教授教化之功;尾联写徐教授去后,吴山青草依旧,表达了作者对徐教授的思念之情。

诗的前两句“三年言子邑,寂寞鼓鸣琴”,点出徐教授曾在子邑任县令,三年之后,他离去了。“言”通“袁”,“子邑”即袁州,唐属江南道,治所在上饶(今江西省上饶市)。“寂寞鼓鸣琴”句,用典。《晋书·乐志》载:“魏明帝于洛阳铜雀台临三台,作新乐。太和二年冬,又于芳林园汤南立铜鹅楼,使曹妙达鼓琴,王、梁诸公主次第观之。于是六舞始兴,黄门倡家弦管杂作。帝自作《皇羲》,采《咸鱼》、《文康》、《玄云》、《石留》等曲,皆反其调,阮籍所作也。”这里用“鼓鸣琴”暗喻徐教授离开官场,回到家乡,过起了清静生活。

“官舍冷如水,杏花春满林”,这两句是写徐教授归隐后的田园生活。“官舍”,官府的居处,这里指官宦人家的宅院。“杏花春满林”,杏花瓣儿落满整个树林,这是春意盎然的景色。这里描绘了一幅宁静淡泊的乡村风光画面。

“化风敦薄俗,清气集虚襟”,这两句赞颂徐教授的高尚品德。“化风”,教化之风;“敦薄俗”,淳朴敦厚的民风;“清气”:指清明正直之气。“虚襟”:谦虚的胸怀。这里指心胸坦荡。这两句说:你以淳朴敦厚的民风教化着百姓,使人心地变得善良;你的正直清廉之气充满胸际,使人受到感染。这两句是对徐教授的颂扬。这两句诗赞扬了徐教授高尚的人格和良好的道德品质,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徐教授的高度赞扬和尊敬之情。

最后两句“归去吴山下,青青草正深”,写徐教授辞官归隐后,吴山脚下一片葱茏的绿草。“吴山”,在今浙江省杭州市西湖西南,山上有吴大帝孙权的陵墓。“青青草”,指长势旺盛的草。“正深”,正好长得茂密深厚。这两句写徐教授辞官归隐后,吴山脚下的一片葱茏绿草,正是徐教授的理想之地。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徐教授的思念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